”
赵云传:“与亮会于成都。”
张飞传:“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华阳国志:“夏,刘主克雒城,与飞等合围成都。”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张飞赵云孔明没有参与雒城之战,而是直接去的成都,另外赵云和孔明先会合,巴西太远,张飞最后到。
打了一年没打下来的城,怎么一下就破了呢,个人觉得这不是巧合,而是守军主动撤退,因为雒城是成都的北方屏障,而赵云平定犍为之后,可以从东面直接进军成都,守雒城已失去意义。
正是雒城守军撤到成都,才能解释为什么围成都时,成都“尚有精兵三万人”。如果这些兵原本就窝在成都,都不出去救援,那也太傻了。
不要以为万事以定,除了三万精兵,成都城内还有一年的钱粮(华阳国志说二年)而且“吏民咸欲死战。”
经历过雒城苦战的刘备,也不敢小看益州人的斗志,所以将所有部队都汇聚到成都。
前文提过的任歧、赵韪,也是攻到成都,却被东州人拼死击败,赵韪被一直打回江州(成都重庆从古斗到今啊……)
一百多年前,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的吴汉攻至成都城下,还有另一云台将臧宫相助,每战皆胜,公孙述的大将延岑说:“男儿当死中求生。”于是公孙述散家产募五千敢死,大破吴汉,吴汉落水差点死掉。
之后,公孙皇帝与延岑全军出城死战,延岑三破臧宫,公孙述与吴汉恶战半日,被猛将一枪贯胸而死,何等壮烈!
可惜刘璋终究不是公孙述啊,成都人也不是当初那些失去故土,背水一战的东州人了。
这一次,史料上见不到“攻”、“破”“败”“战”等字样,只有一个“围”字。
这一次,成都内外十余万人,见于史料的牺牲者,只有一个弱女子。
《华阳国志》记载,张昭仪,广汉督邮朱叔贤的妻子,朱叔贤策划逃出城投降而下狱(不知道死没死),刘璋将张昭仪“配兵”,疑似做军妓,昭仪不屈自杀,“三军莫不哀叹”。
部下投降很影响士气,这女子自杀同样影响士气,接下来刘璋干脆就不管了。
时任蜀郡太守的大名士许靖准备翻墙出降,没成功,刘璋知道“危亡在近”,就没杀他。
许靖在刘璋部下先后任过三郡太守,极受礼遇,结果出了这么件丑事,连刘备都差点因此不用他的。
成都被围数十日便降了,投降的理由很多,也不知哪条最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