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超。《马超传》:“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前文提过,《李恢传》说是李恢去劝降的马超。
《典略》:“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
马超是听到刘备围成都才决定投降的,到后几天刘璋就降了,按汉中到成都的路程来看,也是合理的。
刘备很狡猾,看马超没带几个人,就提前交些兵给他,让成都人以为马超带了大批西凉军,当时就绝望了。
2、简雍。《简雍传》:“先主入益州,刘璋见雍,甚爱之。后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
《华阳国志》:“涿郡简雍说璋。璋素雅敬雍,遂与同舆而出。”
又一段可歌可泣的基情故事,为了心爱的人,舍弃尊严投降吧。
3、张裔。《张裔传》:“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
一郡太守基本是刘璋降将中最高的待遇了,而且象李严分到的犍为郡,前面说过才两万人口,比不上巴郡的零头,由此可见张裔这个功劳有多大。
4、刘璋。各书记载,“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从这四条看,刘璋自己的性情才是决定性因素,其他都只是一些方便他投降的台阶而已,当然,如果没有刘备承诺会礼待益州人,成都还是只有死战一途,要知道上次成都投降可是被吴汉灭族烧城的。
这里把刘璋所有部下名字放一起,前文没提过的人简单介绍一下,简单提及的大家可以百度,我的习惯就是,百度或三国志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不会多讲。
法正、孟达、杨怀、高沛、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吴班、费观、李严、费伯仁、费诗、黄权、张肃、张松、李恢、庞羲、程畿、扶禁、向存、龚谌、张裔、李邈、李朝、李劭、李异、赵筰、严颜、董和、何宗、朱叔贤、邓芝、张嶷、赵韪、甘宁。
刘瑁,刘璋的哥哥,建安十年还在,被曹操封平寇将军,后来神经病发作死了。
刘循,刘璋长子,守雒一年那个,庞羲女婿,因为庞羲的缘故,没有和父亲一起去公安,作到奉车中郎将。
刘阐,刘璋次子,又名纬或祎,刘璋死后被孙权封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