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的话,那就东行去郪县,放黄权一马吧。
张飞取巴西应该是很顺利的,可能还没到阆中就已经完事了,否则也不会赶上跟刘备、孔明、赵云会师于成都。
“巴西功曹龚谌迎飞”这话很简略,按现代语言,可以歧义理解为“迎战”呵呵,不过看上去,更象是巴西太守庞羲派龚谌来请降的。
再来看看法正写给刘璋的书信:“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将何以御之?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
在赵云平资中,孔明平德阳之后,巴东郡、巴郡、广汉郡、犍为郡、江阳郡五郡都被刘备军占得差不多了,巴西郡也很快要投降,而益州最重要的蜀郡,则被破坏了三分之二,估计应该是乱民所为。
益州其他郡,汉中和广汉属国(后为阴平郡)不在刘璋控制之内。
蜀郡属国(汉嘉郡),巴东属国(涪陵郡)蜀郡北部都尉(刘备复为汶山郡)犍为属国(刘备改朱提郡),益州郡、永昌郡、越巂郡、牂牁郡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刘璋只能勉强维持一个松散的统治,很难指望这几个郡能有什么援军。
这些郡国的长官,在这一时间见于史书的,只有益州太守董和,说“南土爱而信之”,管理得不错,但董和不是将才,加上前面说李恢代表益州郡投降,以及平蜀后董和被刘备召为掌军中郎将,可见董和归顺是没什么波折的。
《吕凯传》说永昌郡“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这也是几个边郡共同的问题,等开战的消息传进来已经几个月了,更别说派兵出去。在刘备称帝后的章武初年,史书记载永昌“无太守”,这个很奇怪,怀疑刘璋投降后,永昌太守弃官或被哀牢夷杀了,刘备也一时顾不上这穷乡僻壤。
其实不止这些边远的郡混乱,《张嶷传》很好地再现了当时益州之乱:“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
所以前面说那些没有记载的长官,除了投降和守城外,逃亡和被乱民攻击的可能也很大啊。
张嶷此时还只是巴西郡南充国县几十个小功曹之一,倒是没理由跟刘备军拼命了。
益州全境交代完毕,而这个时候刘备也终于攻下了雒城,一年啊,比打荆南四郡累多了有没有?刘璋军真不是吃素的,至少不全是。
现在就只剩成都了。
诸葛亮传:“与先主共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