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不务正业的写了篇《益州之战》(6 / 14)

三国佣兵团 潘上将 11471 字 2021-06-07

,象是兄弟,可惜刘家前两个哥哥取的是“范”和“诞”,不沾边,这个没办法定论,而且用这个推论,那刘琮刘琦也算么?

考虑到刘璝为诸将之首,这种时刻被委以重任,与刘璋同族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象之后几仗的领军人物,可都是刘璋的亲戚呢。

冷苞,各种姓书都提到,冷姓本应为“泠”(读零),由“伶”转换而来,从晋朝开始才真正出现“冷”姓,晋之前的冷姓都是误记,所以这位应该是“泠苞”。

这种偏门的姓,按说籍贯好定,不过查书发现汉时几个姓泠的,散居在全国各地,与泠苞离得最近的,是《华阳国志》中的蜀郡广柔县人泠丰,可假定泠苞为蜀郡人。

邓贤,在《魏书》中,提到“(孟)达甥邓贤”。孟达老爹孟佗,170年任凉州刺史,则孟达的姐姐生于170年乃至更早都可能,东汉女子十三岁结婚都是常事,213年有一个二三十岁的儿子很正常。邓贤此时与刘备作战,日后反对孟达回蜀也是相符的。

邓为南阳大姓,而蜀中各地大姓都不见有邓,刘璋军中此时还有邓芝,所以邓贤为南阳人的可能性也不小。

吴懿,陈留人,三国志中,涪水之战没有吴懿的名字,只见于华阳国志,而且国志提到,这一仗后“懿诣军降”。

吴懿的妹妹嫁给刘璋的哥哥刘瑁,刘焉与他爹有交情,这样的关系他居然先降,置成都的妹子于不顾,是很让人惊讶的一件事。

而且吴懿不是被抓后投降,而是“诣军”,主动到刘备营中投诚的。

吴懿这样的近亲投降,对刘璋军的士气可谓重大打击,刘备当即封他为讨逆将军,吴懿是有史可载,刘璋军投降的第一人,这也是刘备发兵后封赏的第一人。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投降,吴懿的形象都会因此受损,所以陈寿抹去了他的名字和投降事迹,另外为了避司马懿的讳,三国志中都将其写为“吴壹”。

演义中吴懿仅仅一合,就被赵云擒下,刘备问:“投降么?”吴懿说:“我既被捉,如何不降?”投降都理直气壮的啊。

吴班,壹族弟班,字元雄,大将军何进官属吴匡之子也。

吴班是否随吴懿一起投降,无资料。

吴苋,寡居在家,吴懿不可能带她随军,刘璋的性格也不会迁怒于嫂子,应该是成都投降后才有机会被介绍给刘备,变成吴皇后的。

吴苋的名字,我努力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查不到,这个是柏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讲的,老先生没有写别的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