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章 西北狼烟(2)——折戟浅水原(13 / 16)

少战功。李家父子入主关中的最凶险一战,霍邑之战,正是刘弘基亲手斩杀了隋将宋老生。

唐朝建立后,刘弘基因功官拜右骁卫大将军,位列八总管之一。从此,刘弘基便成为了秦王李世民麾下的主要战将。这一次抗击薛举,刘弘基作为八总管之一,自然也跟随李世民上了战场。

当时,西秦的精锐部队,从唐军背后、侧翼发起了突然袭击,唐军全线崩溃,八总管兵马皆败。在全军惨败的境况下,唯有刘弘基本部人马,奋力苦战,与西秦军队展开殊死血战,打到如火如荼时,刘弘基所部的箭矢都用光了。最终,刘弘基寡不敌众,不幸战败,被西秦军俘虏。

唐高祖李渊非常欣赏刘弘基的力战不屈,因此,对待他的家人十分优待,赏赐了许多粮食、财帛。后来,李世民第二次率军击败薛仁杲,讨平西秦,刘弘基才得以回归唐朝,官复原职。

唐军在浅水原惨败,四万军队,折损了近三万人,死伤过半。消息很快传到了后方,李世民认为此役已无法挽回局面,唐军新败,军力受损,且士气大大受挫,为今之计,只有及时撤军,才能保存实力。于是,李世民当机立断,收拢剩余的一万唐军兵马,引兵撤退,从高墌返回长安。

客观来讲,唐军兵败浅水原之战,刘文静、殷开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他们轻敌冒进;如果不是他们轻视薛举西秦军队的实力,使得整个部队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唐军焉能战败。

对于此次兵败,李世民也非常不满。在他看来,刘文静一直是自己的铁杆谋士,是秦王集团的重要胆魄,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刘文静枉顾自己的叮嘱,擅自出击,导致唐军大败,让那么多的唐军将士,白白付出了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也让李唐王朝的西北边防,陷入被动局面。

与李世民一样,对于此次浅水原之败,唐高祖李渊也是非常生气。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结局,如果按照李世民的方略,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一定能够打败薛举。然而,刘文静、殷开山却打乱了这一切的部署,致使三万唐军丧命于浅水原,唐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险境之中。

当李世民率领剩余一万唐军,撤回长安后,唐高祖李渊对于此次浅水原之战中作战不力的人员,进行了严惩,刘文静、殷开山被削职除名。唐高祖念及刘文静、殷开山在晋阳起兵中的功劳,并没有追究他们二人的死罪,只是将他们削职除名,以示惩戒。

不久之后,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第二次率领唐军西进,攻打西秦,刘文静、殷开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