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章 瓦岗覆师(1)——鏖战洛阳(5 / 17)

含嘉仓、洛口仓、回洛仓三大粮仓的储粮总和是133.6万吨。

李密明白,身处乱世,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有粮就有兵。其实,早在李密决定进攻洛阳之前,他就已经盯上了洛阳的一个粮仓:洛口仓。因此,李密就向当时还是瓦岗军首领的翟让建议,夺取洛口仓:

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馀,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比其闻知,吾已获之,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枕威养锐,以逸待劳。纵彼能来,吾有备矣。然后檄召四方,引贤豪而资计策,选骁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 (《资治通鉴》)

于是,李密、翟让率领七千精兵,自阳城向北出发,越过方山,从罗口突袭兴洛仓,一举夺取了兴洛仓。打下兴洛仓后,李密下令打开兴洛仓,任由百姓取走粮库中的粮食。这样一来,果然带来了很好的效果,“老弱襁负,道路相属。”

李密非常看重洛阳的粮食优势,在他看来,只要拿下洛阳,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手中有了粮食,就会拥有百万大军。有了军队,扫平天下,成就帝王大业,将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第三,李密个人的雄心。

李密可不是一般的草根出身,与李渊一样,他也是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北周的“八大柱国”之一;而李密的曾祖父李弼也是“八大柱国”之一。并且,李密出生于辽东李氏家族,辽东李氏一族四世三公,是典型的高门大族。所以,李密从小就有一种贵族气质,志存高远,睥睨天下。

有一个故事,就能说明李密年少时的远大志向,这是记载于《旧唐书·李密传》中的故事。

李密年少时,师从于著名大儒包恺。有一次,李密前去拜包恺为师,骑着一头黄牛,在牛背上铺着一层蒲草坐垫,又将一整套《汉书》挂在牛角上。然后,李密一只手拿着牛绳,一只手则捧着书卷认真研读。

正巧,这个时候,越国公杨素从李密对面路过。杨素看到认真读书的李密,不禁心生好奇,上前问道:“何处书生,耽学若此?”李密抬头一看,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越国公杨素。于是,李密马上从黄牛上下来,向杨素恭恭敬敬地行礼,通报了自己的名字。杨素又问他读的什么书,李密回答说:《项羽传》。一个能对项羽这样一个英雄无比崇拜的人,将来必然是一个不凡之人。所以,杨素曾经对儿子杨玄感等人,这样评价李密:“吾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