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世师、骨仪,李渊说什么都不能原谅,血海深仇如何释怀,这两个人必须要杀。
当时,李渊攻进长安的时候,卫文升已经病故,阴世师、骨仪等人俱被擒获。于是,李渊当众揭露阴世师、骨仪“贪婪苛酷,且拒义师”的种种罪责。然后,李渊命令长子李建成,将阴世师、骨仪,当众处斩于朱雀街道,其党羽十余人也一并处死,其他人一概不予追究。从占领长安到李唐建国的这个过程中,李渊总共就只杀了这十几个战争罪犯。
李渊的态度很明确,就是四个字:只诛首恶。李渊的做法是,只是杀了负隅顽抗,罪恶滔天的首恶之人及其党羽,绝不株连任何一个无辜之人。这样,可以有效地安定人心,彻底消除所有人心中的恐惧,一举扭转长安城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现状,使得长安重新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
自从李渊入主长安以来,经过他一系列安抚百姓,稳定人心的举措,严格军纪、只诛首恶等等。很快,就让长安城的面貌焕然一新,家家户户纷纷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并且,李渊的一项项义举,令他得到了长安关中地区百姓的一致拥护,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与暴虐无道,视人命如草芥的隋炀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
余无所问,京邑士女,欢娱道路,华夷观听,相顾欣欣。
所以,李渊进入长安后,稳定内部政治环境的第一个措施,安抚百姓。在短短时间里,就圆满地完成了。紧接着,李渊便开始实施自己的下一步措施。这个措施,对于李渊而言,也是至关重要。
李渊稳定内部的第二个措施:尊奉隋室。
为什么说李渊的这第二个措施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天下人对于李渊的看法。李渊当初从太原起兵,打出的旗号是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尽管李渊知道,这次起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反隋,为了取代隋朝。但是,李渊就是不能打出反隋的旗号,只能依旧打出拥护隋朝统治的旗号。
虽然隋王朝此时已经大厦将倾,名存实亡,可是毕竟隋朝还没有正式灭亡。如果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公开打出反隋旗号,那势必将会成为天下群雄的公敌,会置于风口浪尖之上。故而,李渊起兵之时,提出“废昏立明”的口号,仍然拥护隋朝统治。
既然要“拥护”隋朝统治,究竟怎样才算“拥护”呢?或者说,如何对待隋朝的宗室、百官?李渊实行的第二个重要措施,就是尊奉隋室。尊奉隋室,对于一个人的态度就非常重要,谁呢?代王杨侑。
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