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 李唐建国(1)——初入长安(3 / 18)

其实,早在总攻长安之前,李渊就曾经严令义军将士,一律不得擅离军营,不许践踏长安周边百姓的庄稼,不许掠夺百姓财物。攻克长安,并没有让李渊迷失自我,李渊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李渊看来,进入长安后,更应该严明军纪,不能因为一时的军事胜利而忘乎所以。

因此,在破城之前,李渊三令五申,告诫义军将士,进城后禁止纵兵掳掠,袭扰百姓。于是,李渊在攻克长安后,他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维持长安城正常的治安秩序。他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率领本部人马,依照攻城前的约定,封存府库,收集图书典籍,严禁士兵掳掠,同时派兵驻守长安的各个粮仓:

帝乃遣二公率所统兵,依城外部分,封府库,收图籍,禁掳掠。军人勿杂,勿相惊恐。太仓之外,他无所干。吏民安堵,一如汉初入关故事。 (《大唐创业起居注》)

在李渊奉行秋毫无犯,严明军纪的原则之下,义军入城后,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劫掠事件。因为李渊很清楚,长安如今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如果进城之后,大肆掳掠,这样只能激化社会矛盾,还有可能引发民变、动乱。以李渊的老辣,他还不至于会到那样愚蠢的地步。

更何况,李渊所率的义军,素来被冠以“仁义之师”的称谓,一路上秋毫无犯,善待百姓。所以才能一路从太原挺进关中,直到攻下长安。李渊这样做,也是为了赚取民心。他是以这种方式向天下人表示,我们李家是可以肩负起平定四海,一统天下的重任。同时,也为日后取代隋朝,建立大唐,赢得广大民众和社会底层的支持。

上一章节提到过,隋炀帝三下江都之前,曾让老臣卫文升辅佐代王杨侑。然而,李渊挺进关中之后,卫文升就因为忧惧成疾,一病不起,从此不再过问政事。所以,卫文升病重后,长安城基本上是由两个人主事: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

对于阴世师和骨仪这两个人,李渊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李渊兵临城下之时,曾经希望可以兵不血刃地占领长安。所以,李渊在攻城前,派遣使者劝降阴世师、骨仪二人。可是,这两个人却执迷不悟,选择了顽抗到底,拒绝了李渊的劝降。

不仅如此,阴世师和骨仪两个人更加丧心病狂。在李渊起兵之初,这两个人为了敲山震虎,杀了留在长安的李渊亲属(其中就包括李渊十四岁的幼子李智云),而且还挖了李家的祖坟,毁坏了李渊家五代以内的家庙。这种行径,不要说放在以前,就是搁在现在,也是丧尽天良,要遭天谴的。因此,对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