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31、百家争鸣,民国起源(3 / 6)

长大了,也要扫雪。”

“什么时候雪扫干净了,什么时候乱世就过去了。”

孩子似懂非懂的点头。

李大钊则是回到书房,拿出了新青年杂志。

他看着上面崭新的言论,目光中露出希望。

他在等新青年报刊发表,等中华民族觉醒,等他们一起来找一条新的路。

金榜文字出现。

【这一年,在李大钊的建议下,创办新青年杂志的陈度秀,决定正式在京城发展】

京城。

曾经参加过第一次创建民国革命的刘半农,师从章太炎的钱玄同都在。

此刻,刘半农开口。

“说来也怪,京城之地,这些文人来了就不走,无论在这里活得多贫穷。”

陈度秀笑着开口:“为什么?”

坐在一边的钱玄同神色认真:“鱼龙混杂,包罗万象,机遇与风险并存,仲甫兄,这《新青年》就象今天这冬日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之光,我们都是这把火炬的追随者。”

这一刻,陈度秀也认真点头。

“度秀此次来,就是为了拜谒各位,襄助《新青年》,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些。”

当听到钱玄同提议让陈度秀将新青年搬到京城,陈度秀开口。

“新青年能在京城立足吗?”

刘半农同样狠狠点头。

“岂止是立足,立足京城,放眼全国,发扬光大!”

陈度秀想到了李大钊的提议。

“新青年的宗旨,就是创造一代新人。”

“新人是什么?新学生,新工人,新农民,新官僚,各个阶层都要改造,社会才能变化。”

这一刻,他看着京城,风起于微末。

纵然孤独,但他更明白,这个时代,需要新青年的扩展。

终于,陈度秀下定决心,一个人低声开口。

“那就把新青年搬到京城,从京城开始,造就一代新人!”

长衫在风中飘摇,陈度秀背着手,面对漫天大雪,思想启蒙的道路,开始了。

金榜上,新的盘点出现。

——

【1915年,赵世炎考入京城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受陈度秀主办的新青年影响,投身新文化运动,并结识了李大钊等人,曾参与主编《平民周刊》等多起进步刊物,反帝反封建思想】

画面展开。

两年前,京城迎来了一个包着手指的学生。

他站在人群中,看起来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