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这河南西秦岭区域大的匪寇有六伙人,除了燕子山,还有已经被剿的金斗山、伏牛山、万安山和龙凤山以外,在燕子山和虢州之间,还有一处名为甘罗山,贼首李明、李仲兄弟二人在此山上聚集了两百来号人,兄弟两人一文一武,李明曾是虢州的土军,后来选拔禁军失败;李仲是虢州的一名学究,就是教书先生,后来兄弟两人合伙截了虢州知府送给蔡京的贺岁纲,而后事情败露,来了这甘罗山为寇。
正值初冬季节,这甘罗山上,粮草是个问题,实在没有办法,李明李忠就想到了这军粮身上,每年初冬,洛阳都会向潼关运送军粮,这运量路线是先从洛阳到虢州,再从虢州到潼关。宋代运送军粮采用的是互保制,并不是一路从洛阳运送到潼关,而时洛阳运送到虢州,同时虢州运送到潼关,待到洛阳运送到虢州的军粮到了,则补充到虢州的军粮中,这样一来非常节约时间。时常听到说克扣军粮,举个例子:好比说是洛阳的粮可能是实打实的一千石,而虢州的军粮可能只有九百石,虢州的知府就会把这九百石军粮参上部分稻谷冒充一千石,等到洛阳的一千石到了,再拿出一百石中饱私囊,九百石归入军粮之中。虽然这军粮不归地方衙门管,但是这征粮确是地方衙门管着,所以有些官员就从这些漏洞里面,大行贪污。贪污的军粮换了钱财,留下一部分给自己,剩下的就向上进贡,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蔡京尚且如此,就别谈下面的这些官员了。
这批粮草过甘罗山的时候,此时洛阳的粮草官还不是翟兴,而是前任官员,厢军的战斗力是不足的,当这批粮草路过甘罗山的时候,就被这李明、李仲给抢了,还杀了十几名厢军,还让厢军给虢州知府带话,说是这粮暂借,等到明年再还!这帮贼寇,占山为王,从不曾耕种,拿来的粮食还,不过只是一句话而已。虢州知府气急败坏,他的粮已经送到了潼关,这洛阳的粮不到虢州,虢州的大成营今年冬天怎么过都是问题,一气之下,便告到了洛阳知府连支文这里,连支文也是将此时报给了东京户部。
翟兴回到洛阳,得知军粮在虢州被劫了,也是气愤不已,想到这甘罗山的贼人真是胆子越来越大,居然敢截军粮,这怕不是打着灯笼上茅房——找死啊!此时翟进也是刚到虢州大成营上任,一上来,来个军粮不足的消息,也是气愤的不行,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额饿得慌啊,便和虢州知府商量,先向洛阳借粮,待到明天开春,再想办法。其实北宋时期贼寇猖獗,虽然都不会主动惦记着那军粮,但是也保不齐有些贼寇实在是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