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锅了,没办法只能把主意打到了军粮身上,所以各地还是有补救措施,洛阳知府就安排了翟兴再押运一部分粮草去了虢州大成营,还吩咐翟兴亲自加送去,以免再被截了。翟兴便和翟进在这虢州的大成营碰上了面。
甘罗山这边,虽然今年的冬天可以过过去,但是想到截了军粮,也担心虢州方面会报复,这古代打仗,不到万不得已一般冬天是不打的,都会等到第二年开春之后再打,古代粮食征收是在秋后,冬天没有粮食补充,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食问题就是冬天打仗的一大难题,所以一般在入冬之后和春播之前这段时间是不打仗的,春播是一年粮食收成的基础,所以春播也是非常重要的,打仗的高峰期是春末初夏时节和秋收之后,秋后算账一词也正是这个意思。今年的冬天,甘罗山上的贼寇们问题不大,但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如果边线战事不吃紧的情况下,东京殿前司有可能会安排禁军剿匪。说到这禁军剿匪也是件麻烦事,因为这军队归三衙管理,一旦禁军编制剿匪出现人员折损,要先报道东京,再由三衙统筹从禁军预备队中调集军队去因剿匪折损的禁军军队,这一来一回,时间差不多得三四个月,如果这三四个月中一旦出现什么紧急战事,殿前司要调动兵马,可这三衙管理的兵马又没有到位,这事是很麻烦的,因此不管是殿前司还是三衙,都不会没事安排禁军去剿匪,一旦出了问题,牵扯太多。后期讲到大宋禁军单元的时候,我们在详细说一下禁军兵损补充一事,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李明李仲兄弟两人还是考虑了后路的,将截来的军粮大致算了一下,留下自己一年的粮用,剩下的就安排喽啰给燕子山送去了,想到以后如果虢州禁军打过来,实在不行可以去燕子山安个家!李明李仲送来的粮草并没有说是截的军粮,因为入冬了,所以燕子山方面也没有大面积的派出探子,只是在燕子山周边,保证燕子山的安全,加上冬天官兵也都会休养生息不会开战,所以也不是那么紧张。王伸看到甘罗山送来粮食,甚是感谢,甘罗山的喽啰除了运来了粮食,另交给了王伸一封信,是他们甘罗山二当家李仲写给王伸的,说完,便留下了粮食回了甘罗山。
回到山上,王伸打开信件看完,大骂那李明李仲不知死活,这禁军的粮食也敢截,还运到他这里来,这是想拉他燕子山下水啊。翟兴折腾了一年,这一年都没什么好买卖做,好不容易到了年底,可以消停一下,又给他来了这么一出,一时之间怒火中烧。叫来了王冠和呼延丹,说了这李明李仲送来的粮食是军粮,这两人是要拖我们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