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阿什肯纳兹人”与俄国犹太人(3 / 5)

圣龙飞翔 飞扬梦 4843 字 2021-06-08

俄国犹太人则主要是来自于波兰。

16世纪,沙皇俄国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这一时期,俄国坚持不允许犹太人在俄定居或暂时停留的原则。伊凡四世曾说,犹太人“把毒药带进俄国并把基督徒引入歧途”。“这种怀有敌意的、错误的观点反映在后来的种族歧视立法中。”

18世纪下半叶,由于波兰东部部分领土并入俄国,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犹太人也随之归入俄国,于是侨居俄国的犹太人激增至90万。沙俄政府对大批到来的犹太人仍然实行种种歧视和迫害政策。179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以不让犹太人“败坏”俄国社会为名,将瓜分波兰时犹太人的定居区划为所谓的“栅栏区”(PaleofSettlement)。当局规定:犹太人只能在这些区域内居住和活动,不能移居到区域之外,只有个别犹太人经过特许之后才能到“栅栏区”外去工作或旅行。此外,沙俄政府还规定犹太人不得从事某些行业的工作,被允许工作的地方还必须缴纳双倍的税款。后来栅栏区不断扩大,但在区内信仰东正教和天主教的斯拉夫人也对犹太人持排挤和敌视态度。亚历山大一世曾下令禁止犹太人租赁土地和经营酒馆,并把他们赶出农村,于是众多的犹太人只能到处游荡,在贫困和饥馑中挣扎,“大多数俄国犹太人由于饥饿正慢慢地走向死亡”。

但是,在西欧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之风的影响下,沙俄对犹太人的态度也时有缓和。例如,1802年政府组织了一个“改善犹太人状况委员会”。为了解犹太人的要求,该会中少数自由主义派委员促使委员会通过了邀请犹太区代表参加会议的决议。在某些时期,犹太人居住区被保留下来,他们甚至可以把孩子送进帝俄的学校或从事农业。然而,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反动势力占了上风,犹太人所得到的宽容也很快就荡然无存了。

沙俄政府为使犹太人能够归顺统治,还采取了引诱或逼迫犹太人皈依东正教的政策。1817年亚历山大一世设立了“以色列基督徒协会”,对肯于接受洗礼的犹太人给予经济优惠或法律宽恕,并鼓励或强迫犹太人将儿童送到公学去学习俄语。但这些措施并未见明显收效。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俄国犹太人的状况不断恶化。1827年沙皇颁布了兵役法,其中规定,12至18岁的犹太青少年必须在义务兵营服预备役,而后再服役25年,犹太区必须按定额提供义务兵。这项法规一方面是为了扩充兵源,另一方面则是要利用兵营来迫使犹太青少年改信基督教。这种做法不仅使犹太儿童身体遭受摧残,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