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饿死罢了。
这哪是寄居?!在周易看来,是直接将他踢出去了。
当然,在温信侯府看来,能如此,已是莫大的恩典了。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夫者,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为五鼎烹……”
吃完带回的面,周易仔细洗干净手,便将一卷泛黄的书卷捧在手里,轻轻颂读着。另一只手却拨弄着旁边铁盆里的柴火,防止它怄出烟来。
中间的瓦房被他收拾出来,弄成了一个简易书房,书房正中间摆放着一张老旧的掉漆木桌,桌上放着笔、砚、墨,往下是一摞码的整整齐齐的宣纸,这是市面上能找到的最差的宣纸,纸面泛黄不说,如果拿起一张来轻轻一抖,随着索索而下的碎屑,两面透明能看出影来。
虽然简陋,但的确是一间书房了,周易便靠着书桌而坐。
“听说大户人家都用木炭生火,而温信侯府中炭火用的盆都是精致的铜角盆,上面的花纹都是顶级的工匠刻上去的,这木炭点一宿也怄不出烟气来。”
读书间,周易思绪乱飘,知道温信侯府中的书房如衙门里的大殿般,地面镜子般光滑,一张书桌比他的这间屋子都大,读书写字旁边都有专门的婢女伺候着。
“不过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朝太傅年轻时比我还不如,而今却是三公之一,位极人臣……”
太傅赴京赶考已成一段佳话,无数读书人心中的楷模。当年太傅参加科考衣不蔽体,笔砚都是借的,最后过两科、入殿试,文章一成异象纷呈涌动金莲,一举惊动人皇,金榜题名,加封三代。
……
“我虽没有当朝太傅这等文采手段,但最差也能中个进士,这样就能在朝廷谋个文官录事当当,更重要的是能搬出温信侯府,不用再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周易想的很明白,只有自己考中进士,才能给温信侯杨涅写信,杨涅才会同意自己搬出侯府。
温信侯杨涅是大周王朝的显赫人物,手握几十万大军,坐镇北方边陲,震慑诸国,防止北蒙铁骑突进。
而周易便是刚刚懵懂之时,被父母送来温信侯府,随即不久后两人去世的消息传来,至此周易便成了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孤儿。
早些年,杨涅在京时,周易过的还不错。不过这几年杨涅终年坐镇边陲不在京城,温信侯府由大夫人把持后,周易的生活便艰难起来。
大夫人尖酸刻薄,根本容不下周易这个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