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凭白一书生(2 / 4)

大梵界 大脚山叔 3120 字 2021-06-05

风来到饭摊面前,很简练地道:“宋面儿,来一碗面儿!”

“好嘞!”

姑娘答应着,看到粗面和尚也没有惊讶,修禅坊就在大禅寺脚下,只不过是拐个弯儿的距离,大周王朝对僧侣管制又松,因此在这吃饭的当口儿,有许多修禅寺的和尚下来吃饭。

姑娘姓宋,别看她才十六七岁年纪,已经有一个嗷嗷叫的娃了,家里丈夫给一个官家做事,娃儿又有婆婆照顾,姑娘就在离家不远处摆起了面摊,她的面汤儿在修禅坊可是一绝,不仅管饱而且劲道的很,用这里的话说就是很有嚼头,因此客人都喊她“宋面儿”反倒是将她真名忘了。

“宋婶,我的一碗,谢谢。”

面刚给粗面和尚端上,后面又来一人,是一位大约十四五岁年纪的少年,一副书生打扮,双眉俊朗,鼻梁挺直,身材却十分单薄,不过一双眼睛却很亮,有种女孩子的秀气。

“易哥儿来啦。”

宋面儿热络的招呼,这个少年书生坊里坊外都认识,并不是坊里人,却是住在临街的温信侯府上,按说堂堂王侯府邸再穷酸,也不会穷酸到来坊里吃面的程度。

却原来这少年书生也是一个惨人儿,父母双亡,姓“周”单名一个“易”字,而温信侯却姓杨,少年书生并不是温信侯府上的人,而是寄居在府上。

“寄居”两字便道出了少年卑微的身份,混吃混喝,在侯府里的地位比之奴仆丫环都不如。

因此,坊里的人们对少年多有同情,并不因他的身份而看低他。

一碗热腾腾的面很快端上来,周易熟练的将其打包,然后从桌上拿起双筷子,给宋面儿打了声招呼,便折身向坊里走去。

按说,温信侯府虽然与修禅坊临街,但侯府正门却开在另一条街上,因此从这里去侯府要绕一个大弯,不过周易并没有绕弯走,而是一直走到坊的最里面,拐过一个弯,在巷口的一角,离禅叶寺最近的三间破旧瓦房处,推开门走了进去。

里面是一个小院,院落虽小,却修葺的很整洁,不见一丝杂草,在院落的中间栽种着一颗合抱粗的大柳树,不过现在是冬天树上面的叶子都掉光了,小院的西墙角,还开着一个红漆小门,小门只有一人高,仅容一人通过。

此时小门紧闭着,另一侧便是高红院墙,亭台楼阁的温信侯府。这三间破旧瓦房就是周易寄居在温信侯府住的地方,不是宽大楼阁,也不是什么窄小柴房,而是直接**了出去,那西墙角通向侯府的小门,也只有每个月底管账房的先生照理来一次,发一些银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