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天了。
刘辰必定会用他设置的种种科目,有别于四书五经、经义策论的方式,来进行一场选拔考试。
周瑜曾经对陆逊、吕蒙等人说过这个可能。然后他们就记在心中了。
而当第一届科举现世之后,陆逊感叹周瑜的未雨绸缪、运筹帷幄,但也毫不犹豫的参加了科举。
陆逊因为被周瑜等人赏识,如今已经是官居校尉了。
但陆逊依旧想要通过科举再次证明自己,同时也是想要借此更进一步。
只是准备了多年,依旧只是全国第三。这种落差还是让陆逊有些淡淡的失落。
毕竟每一位士子,都自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的,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想法,任何人都会有。
“伯言似乎有些失落?真是矫情啊!该失落的是我好吧!”
一旁的陆绩叹息说道:“没想到我只是全国第四啊!这次发挥失常了!
明年二月份的会试,我一定要摘得头筹!”
陆逊嘴角抽搐。
陆绩乃是他的从父,也就是从叔父,辈分比他高一倍,但岁数比他小六岁。
陆绩如今不过十七岁的年纪,却已经在这次的科举之中,一鸣惊人,创造了奇迹!
年仅十七岁,选拔考试与陆逊并列第一,如今的乡试,更是江东第二,全国第四。
别看陆逊的成绩比陆绩好那么一点点。但陆逊毕竟年长他六岁,这六年的苦读,也是有时间差的。
因此在江东士子认知之中,陆绩的博学多才还在陆逊之上的。
如今被陆绩说矫情,陆逊感觉对方才是矫情!
看似贬低自己,实际上是夸奖自己!
不过陆绩是他从叔父,辈分比他高,陆逊也不好怼回去,只能保持沉默了。
周围的不少士子们暗中窃笑。
但更多的是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这些人十有七八是落榜了。
看着陆绩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都能位列全国第四,而他们却落榜了。
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
朝廷。
郭嘉、荀攸和荀彧三公,汇聚在一起批阅奏章。
这是刘辰指定的规则,由三公批阅,写上意见,然后让他批红。答应与否都会回答。
这也是减轻刘辰的压力。
就在这时,一名长史迈步入内,然后小心翼翼的将此次的乡试全国前百强名单呈交上去。
这是当初郭嘉等人特意叮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