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48章(4 / 6)

中脱颖而出。

那时候就是他们鱼跃龙门,一步登天的时刻了!

对于这样的治国能臣、军事奇才,亦或者发明家、创造大师等等人才,刘辰都会给予重任!

这传达出来的信息,自然就让天下士子趋之若鹜了!

哪怕士族豪强因此失去这个‘察举制’的举荐机会,失去垄断学识、垄断举孝廉当官的途径。

可是他们这些士族子弟,依旧是占据优势的。

因为就算刘辰已经建设学校十多年,培养出数之不尽的学子,造福底层的寒门子弟、黔首人家。

但也无法与他们这些士族,几十年上百年的底蕴相提并论。

这一次科举制度,对于他们士族而言,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机会,甚至比那些平民百姓的机会更大。

就在众人怀揣着心思各异的想法之时,科举终于在黄忠和徐晃击败高句丽之后月余,浩浩荡荡的拉开帷幕了。

率先开始的是选拔考试,主要目的是选择茂才(秀才)。

若是曾经通过察举制得到茂才身份,汉朝朝廷也是认可的。

但含金量自然不如通过这个全国性质的考试,所获得的茂才身份。

相当于函授和全日制的区别!

前者花钱走后门就能解决。

后者要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就读年份学分、毕业证明等等一系列考核,才能得到的学位证明!

这也就导致那些近几年得到茂才身份的士子,毫不犹豫的选择重新考试。

他们想要证明自己!

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不行!

这就演变成,选拔考试的人数,竟然高达近千万之巨!

要知道现在汉朝的总人口数量,满打满算也不过八千万左右,这还是有很多孩童计算在内。

近千万的考生,哪怕就是后世的考试,都没有这么夸张震撼!

这也足以证明,这第一届的科举考试,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多么的引人注目!

当刘辰得到这份数据之后,他心下也是有些振奋的!

这科举考试乃是刘辰提出。

因为他经历过后世的应试教育,因此什么都想要添加进去,想法千奇百怪,因此显得有些沉疴繁重的感觉。

甚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不过没关系,毕竟只是第一次,他可以慢慢摸索出最佳的科目制度、最适合汉朝的科举制度。

而这第一届科举制度,就是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