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来了,快进屋坐吧。”
屠基达推开办公室的门,老旧的门扇发出嘎吱的声音。胡文海连忙快步走了过去,两人前后走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大概也只有六七个平米的样子。一张办公桌、椅子和沙发,门口摆着一个铁丝弯出来的脸盆架子,这就是里面的全部摆设了。
胡文海左瞧右看,显然这栋楼的年纪已经不小。墙上有不少裂开的痕迹,地脚上的墙皮涂料也已经斑驳剥落了。
谁能想得到,国内最重要的三代机仿制项目,竟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进的。哦,也不对。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反而是可以想见的。
“我这条件不好,胡总多担待。”
屠基达给胡文海倒了杯水,他连忙双手接过来,笑道:“屠老给我倒的水,我喝着倒是比茶还香的。”
“胡总对我们熊猫项目的支持,我就不多客套了,见外!呵呵。”屠基达搬了把椅子,坐在了胡文海对面,开门见山道:“多的话我就不说了,这次确实是有个重要的事情请胡总过来。”
“屠老您说。”胡文海坐正了身体,满脸正色。
“是这样,对F-14战斗机的仿制任务来说,我们现在的进度应该说是很不错的。国家也很重视,各方面的配合应该说都很到位。尤其是在TF-41发动机的进展上,可以说是解决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我们能有今天的成果,离不开胡总的支持啊!”
说到这里,屠基达突然叹了口气:“不过前面的肉吃完了,现在到了啃骨头的阶段,困难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其他的困难倒还好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变通的方式来解决。但有一个技术难题,却是始终绕不过去的。”
胡文海心中一动,作为一个F-14战斗机的粉丝来说,他对这款飞机的了解应该算是水准之上了。当然比不了专业人士,但后世的分析文章至少能做到烂熟于心。
屠基达说到国内迈不过去的技术门槛,他立刻就想到了指的是什么。
“屠老说的,是翼匣的真空电子束焊技术吗?”
屠基达没想到胡文海竟然一口叫破了他还没说出来的话,略微愣了一下,无奈的点了点头:“没错,正是真空电子束焊技术。我早年在格鲁门公司参观过,他们为F-14翼盒开发的真空电子束焊技术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一般来说,人们似乎有一种误区,那就是美国的产品总是“高精尖”,而苏联的产品则是“傻大黑粗”。这高精尖虽然是褒义词,可潜意识里人们就会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