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这一点确实让人敬佩。
而作为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企业负责人,孙厂长当然会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企业三菱重工有所接触。
然而可惜的是,三菱重工对大港船重此前递出的橄榄枝根本不屑一顾。想也知道。大港造船厂在中国国内或许算一号,可放到国际上,谁又知道你是哪个小透明?中国造船业在国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好么。
也正是如此,孙厂长对胡文海如何能勾搭上三菱重工,实在是有些好奇。
“嗯。孙厂长别看日本造船业如今好像天下第一,他们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的。”
胡文海呵呵冷笑:“日本造船厂1973年产量1750万吨,可到1980年连500万吨都没有,整个产业损失了70%以上。你想,这70%的产能淘汰之后,会产生多么大的资本折旧压力?”
孙厂长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摇头道:“1250万吨以上的闲置产能?天啊!”
刚刚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的程度非常严重。当然,这不是说他们不想了解世界,而是纯粹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是没有这个渠道。
像这种行业宏观资料,也不是说你随便就能拿到的。或者要在政府相关部门有关系,要么就是花钱请商业调查公司,最差也要精通外文并且严密关注国外行业期刊。
孙厂长在国内算是业内专家了,可对国际造船业市场仍然是两眼一抹黑。唯一接触过的“外商”,还是自己找上门来的香江船业巨头包氏兄弟。和真正的“外国人”打交道,根本就毫无概念,可以说是连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听闻日本竟然有1250万吨造船产能闲置,这怎么能让他不惊讶?单是闲置造船产能,都已经比这个年代国内整个造船业产能多出五倍以上了——国内甚至刚刚具备建造远洋万吨散货轮的水平啊!
“没错。”胡文海肯定的点头,从容道:“这些产能一部分是国际海运市场萎缩减少的,另一部分就是由于韩国造船业崛起抢走了日本订单。”
“日本造船业占有国际市场份额最高的时候,是1976年达到了国际市场份额的56%。而韩国造船产业的国际份额,去年是17.4%。今年以来,日本造船业订单更是面临断崖式损失,很可能在国际市场上退守40%以下。”
胡文海摊手,呵呵笑道:“由此可见,韩国造船业基本是踩着日本人起来的。而随着早前广场协定的签署,目前市场上日币已经增值超过了5%。由此带动了国际上大量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