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反叛出去的,所以刘璋一定知道,而李异的名字还排在甘宁前面,则刘璋应该更熟才对。
吴国李异,史书上的事迹都发生在后来的夷陵之战,表现还是相当抢眼的,为什么其他战事中没有他呢?如果说是因为他对三峡、巴郡一带熟悉,那就能与刘璋家的李异合上了。
也许,李异就是因为被刘璋怀疑,所以逃到荆州投孙权去的。
为什么没投刘备?恐怕是因为当时刘璋已经与刘备结好了,那么李异应该是在建安十六年逃走的。
当然,这是大胆想象,求证的没有哎……
这边再说荆州援军,在攻下江州后分兵,赵云沿长江而进,进入江阳郡内,在符节县无记录,到江阳县时与程畿相遇。
先说说这个江阳郡,《华阳国志》记载,是建安八年从犍为郡九县中分了四个出来设立的,后世学者一般认为原文有衍,应该是建安十八年,这种东西估计以我的能力是考证不来的。
如果真是建安十八年,战事正激烈的时候设置,估计是为了减轻犍为官员的工作量,所以新组建一套班子出来。
江阳郡第一任太守是成存,然后是程畿,如果真的建安十八年设置,换得够快的。
程畿本是前文提到庞羲郡内汉昌县的县长,因为不支持庞羲独立,受到刘璋提拔成为太守的。
不要小看这人,他可是云黑云迷争论的焦点之一。
当时庞羲说:“你儿子在我这里,你不从我,灭你全家。”程畿说:“如果把我儿子煮了,我一定喝汤。”太无赖了。
夷陵之败程畿不肯弃船,说“我没学过逃命!”
“身执戟战,敌船有覆者。众大至,共击之,乃死。”——《程畿传》
将领有勇气很可贵,如果武力还很强,能掀翻敌船,那就更受尊重了,华阳国志评价“义烈”,季汉辅臣赞评价“刚烈”。
评话里,程畿的女儿也很厉害,后来嫁给张苞,和赵云、马云禄一起办的喜事(别想歪了)。
这样一个人遇上赵云,会发生什么?
咳,正史无载,只能想象……
云迷说赵云必然遇到激烈抵抗,能战胜并降服程畿,不比张飞收严颜逊色。
云黑则说赵云战程畿没证据,并且引用史料说江阳郡只有“户一千五百二十五,口八千二十七。”八千多人口,能募集到一千兵不?
二者都有道理,不过说江阳郡八千多人就是耍诈了,还好我会查,原来这个户口统计是出自《宋书》,当时蛮夷占据了江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