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了,没必要四五万人一起去雒城和成都,二来是想多筹集粮草,三也是担心刘璋各县会起兵来援,不如先收服他们。
这里只说平定诸县,而不是“诸郡县”,窃以为,只限于广汉郡内,最后拿下的估计就是郪县、什邡县、五城县,广汉被黄权守着,所以东边的德阳县也没法平定,要等孔明来取。
黄权在刘璋准备请刘备时就苦谏过,这次又守城不降,可谓忠臣,日后投降魏国时说:“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就算投降也挺硬气的,很佩服这个人,忠诚但不认死理,也不装。
刘备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司马懿评价:“快士也。”
以蜀国降将做到魏国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黄权之才是极受认可的,当然在“刘璋诸将”里没必要研究黄权在蜀魏的事迹。
以黄氏家谱,说黄权是汉司徒黄琬的儿子,吐血啊,黄权巴西阆中人,少为郡吏,跟江夏黄琬根本不沾边。
与黄琬有关系的是来敏,来敏是黄琬的小舅子,而黄琬是刘璋奶奶的侄子,因为这层远亲关系,刘璋把黄琬的老婆和来敏一起接到益州的,来敏是个文人,益州之战没表现,不说他了。
说起来,到现在为止刘备都一直在广汉郡作战,那么这时的广汉太守是谁呢?
张肃,张松的哥哥,作为刘璋使节带三百叟兵去见曹操,因而被曹操封广汉太守,这可是代表朝廷封的,比刘璋的自封要硬气。
张肃揭发了张松出卖西川的罪行,大义灭亲,但此后就再无记载了,想来刘备再宽宏,也不会重用他了,那样太对不住大功臣张松了,至于打仗嘛,有刘璋直属精锐部队出马,张肃那点郡兵没表现也正常。
三国志里有一个张表“时名士,清望逾(马)忠。”
益部耆旧传:“张表,肃子也。”
华阳国志:“表,伯父肃,父松。”有些版本写作“兄松”明显错误。
究竟张表是张肃还张松的儿子?说不清了,张表日后官至后将军,很大的官,估计张松的儿子可能性大点。
张松张肃两兄弟的事迹除了正史外,还见于《益部耆旧杂记》:“张肃有威仪,容貌甚伟。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识达精果,有才幹。”后面还有张松背诵曹操兵法一事,这个倒不是演义编的,真事儿。
别驾张松画地图一事也见于裴注引的《吴书》,不过那地图还有法正一份功劳。
这个时候该提荆州的兵马了,刘备究竟什么时候通知荆州来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