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史料中,都没有严颜的名字,甚至没有一个姓严的官员传世。
忠县乌杨镇汉阙,据推测是严颜的,并展开了抢救性发掘,可惜挖出的汉墓被盗空了,无法得到更多严颜资料。
巴郡真正的太守赵筰,没有交代,要么被杀要么逃走吧。
拿下江州后,张飞孔明北上,赵云顺长江西进,这个先放在一边,回头看看刘备征益州中最惨烈的一战,攻雒城。
进了绵竹后,刘备显然觉得刘璋军太弱了,完全没难度,所以分兵取各县,只带了一部分军队前往雒城。
雒城不仅做过广汉郡城,更是汉朝多数时间的益州州治所在,超级大城啊,城墙高就不说了,重要的是粮食充足,刘备大军在这里就傻眼了,足足攻了“且一年”!
雒城守将刘循,是刘璋的亲儿子,这个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刘备终于尝到了益州军的厉害。
话说这个刘循可不象吴懿、李严、费观之流,临时抓来督军的,《华阳国志》记载,当年刘焉将治所从雒城迁到成都时,“留孙循(一作修)据之”,也就是说,这个刘循在雒城已经呆了近二十年!
只要刘循的素质稍微象点样子,二十年时间足以令城中百姓归心了,而他对城中的人力物力也一定了如指掌,能够坚守这么久便不足为奇了。
这不是简单的围城,说此仗惨烈,因为庞统就是死在雒城下的,正史中可没有什么“落凤坡”。
《庞统传》:“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张国良是读过史书的,所以在评话里安排庞统在“落城”下,被刘璋的侄儿刘珍公子射死。
身为军师中郎将,有必要这么拼命,冲在第一线么?这个倒不是不可能,很多三国名将都有先登上城的事迹,庞统虽然是读书人,但从没证据表明他文弱啊。
其实说到“流矢”,古代的箭虽然能射几百步,但太远就没准头了,所以指挥官离城一两百米的话,可能都觉得挺安全的,走近点方便给士兵下令加油吧,但“流矢”这个东西,那就是指乱飞的箭啊,守军可能确实没本事瞄准你庞统,但乱射一通的话,如果你运气很差……
还有一个恶意的猜测,既然被称作“流矢”,可能是本方射手开弓上弦的时候,手滑了……
不过我个人更喜欢下面的猜测。
张任,之前曾经提过他与刘璝等人在涪水阻击刘备,在那份将领名单上,张任排在刘璝与泠苞之后,地位似乎并不太高。
《益部耆旧杂记》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