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
似是未想到是儿子亲自要求远赴边关,襄王妃有些吃惊的怔住了。
贺启暄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
“怎么会,怎么会……”
喃喃的低声念叨着,襄王妃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可是除了贺启钧执意要求,以贺启暄和兵部而言,看着襄王府只有世子一个儿郎来说,都绝对不会下发这样的调令。
沉默了一会儿,襄王妃心内已经信服了。
“启暄,如今,你已是摄政王,你的话,就是圣旨,别让钧儿去边关,好吗?算婶婶求你……”
襄王妃满眼祈求的看向贺启暄。
贺启暄为难的长叹了口气,“襄王婶,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并不是一纸调令的问题。即便我按住不发,钧堂兄若是不想留在都城,天大地大也拦不住他啊,您说呢?”
其实,这个道理襄王妃又岂能不懂?
可病急乱投医,如今,她的心里已是一团乱麻,哪里还能看的这么清楚明白?
柔声劝慰了许久,襄王妃的心情依旧没有好转。
看着她落寞离去的背影,慕嫣然的眼中,有些若有所思的费解。
“襄王世子去找你的时候,就没说是什么事?”
返身走回内殿,慕嫣然看着贺启暄问道。
摇了摇头,贺启暄有些低落的说道:“小时候,我俩一处玩闹一处撒野,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及至后来,他去了西南大营,我又去了边关。再后来,封王,就藩,我们俩也渐渐的有些疏远了。如今见了面,喝酒玩笑都还是和从前一般无二,可心里的话,已经不大和对方说了。”
相对无言,想及襄王妃离去时泪眼婆娑的模样,两人的心里都有些微微的发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
人越老,就越发禁不起离别的伤痛,更莫说襄王和襄王妃膝下只贺启钧一个儿子。
“改日,我去襄王府找阿尼尔娜说说话吧,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襄王世子真去了边关,这整个襄王府的人自此以后怕是都要提着一颗心了……”
慕嫣然轻声说道。
点了点头,贺启暄也再未说话,安静的躺了会儿,便起身朝御书房去了。
这日照旧回慕府,用罢午膳又歇了午觉起身,慕嫣然到柏松堂陪着慕老太太打了两把叶子牌,方将手里的牌交给柳氏,径自出府去了襄王府。
到朝晖堂陪襄王妃说了会儿话,眼看她精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