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下面讲讲骑乘姿势。正确的骑乘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要让耳朵、肩膀、臀部、脚跟,成为一条直线。这是小走的姿势。快走和快跑时,小腿、膝盖和大腿内侧用力夹马,身体稍前倾,臀部和马鞍似触非触,跟随马的跑动节奏起伏。注意:马在奔跑时,骑乘者不要坐在马鞍上,而是双脚用力蹬镫,由马镫和双腿支撑身体。”老李说完,从赵婉玲手里接过马缰绳,示范性地把左脚放进镫内,用力一蹬,身躯一跃而起,然后右腿向后一抬,跨过马的臀部,骑到了马背上。紧接着便将右脚踩进镫内,让马在场地上转了两圈。
赵婉玲又问:“那怎么下来呢?”
老李说:“下马时,通常从左侧下马。下马的动作是上马动作的相反顺序。下马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不借助马镫下马,一种是借助马镫下马。不借助马镫下马时,先两脚脱镫,左手握住缰绳,并抓住马的髻甲部,右手撑于前鞍桥上,身体稍向前倾,向后抬右腿,跨过马背,双手支撑身体,两腿悬垂于马体一侧,两脚同时落地。注意:要两膝稍曲,轻轻落地,不要触碰马的前肢。借助马镫下马时,左手握住缰绳,抓在马的髻甲部,右手撑在前鞍桥上,右脚脱离马镫,抬右腿跨过马背落地,随之左腿脱镫着地站立。也可在右腿跨过马背后,先不落地,将右手放于鞍部中间,双手支撑,左脚脱离马镫,双脚落地。”
姑娘们听到这里,都感叹说:“原来还要求这么严格呀?”
老李为了给大家示范一下,又按照他讲的,从马背上翻身下来。下马后收起马镫,将缰绳越过马头取下,用手正确握住缰绳,回到牵马的姿势。然后才向大家说:“你们都按照我讲的,开始练习吧。”
于是,姑娘们又都开始练习。大家练得都很认真,也很卖力,直到吃中午饭时才停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