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方法是,先将马拉到场地的中心位置,左手拿着调教索,右手握鞭。面朝马左侧站立。然后,用马鞭轻轻触碰马匹,让它在小圈上开始慢步,通过不断放长调教索,让圈乘逐圈变大。驯马者一直站在中心位置,跟随马匹的行走节奏,或快或慢地移动身体。握着调教索的手臂应与口衔铁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大臂应靠在身体上。另外,打圈时要求左右两个方向都要训练。如果想调换方向,可以通过收缩缰绳的法办,让马转的圈越来越小,最后让马停在自己身边。再调过方向,让马继续打圈。”老李说着,又接过赵婉玲的马缰绳,给大家示范了一遍。最后他说:“大家现在就按照我说的,开始自己练习吧。”
大家又都开始练习起来。老李和小王则继续来回检查,发现谁练得不正确,便纠正过来。
一个多小时后,老李见大家都练得差不多了,这才说:“现在到了教你们骑马的时候。”
赵婉玲高兴地说:“总算熬到学骑马了。你快教我们吧。”
老李说:“关于骑马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如何上马,二是骑乘姿势,三是如何下马。下面先讲如何上马。在上马之前,要先给马套上鞍子,并系紧肚带。有些不老实的马,还要给它戴上口衔铁,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戴上嚼子’。上马时,应该从左侧上马,把两根缰绳分开,越过马头,挂在马的颈部。缰绳套在骑马者的手臂上,防止马逃跑,然后放下马镫。一般情况下,镫革的长度以骑乘人员的虎口到腋窝为准。注意:放下马镫时,不要碰及马的腹部。让马镫垂于马的一侧。骑马者靠近马头,并与马前肢正对站立。面向马体的斜后方,将左右缰绳整理为相等的长度,衔铁轻轻接触口角。左手握住缰绳,将无名指插入两根缰绳中间,抓住马的鬃毛,拳心向下。右手顺时针转动马镫,使马镫外侧对着自己。抬起左腿,左脚掌踩入马镫内。注意:只能把脚掌的前半部分踩入马镫内。如果把整个脚掌都套入马镫,万一马脱缰而逃,你的脚来不及退出来,就会被马拖着走,这会十分危险。左前掌踩入马镫后,右手抓住后鞍桥右侧,左脚尖向下压,使其位于肚带下方,但不能触及马体。右脚蹬地,借助右脚掌的弹力和两臂的力量,轻轻向上跳起。当左腿伸直身体挺起后,右腿伸直,抬起,迅速跨过马的臀部。注意:不要触及马体。随着右腿跨过马体,双手支撑体重,轻轻坐于马鞍上。上马后,右脚轻轻踩入马镫内,分开左右缰绳,双手握住缰绳。以上就是上马的过程。”
陶翠格忍不住说:“我的天哪!这么复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