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卷二(2 / 5)

声也。

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又裂为集字诗,破碎甚矣。陶文信美,亦何必尔,是亦未免近俗也。

东坡《和陶》诗,或谓其终不近,或以为实过之,是皆非所当论也。渠亦因彼之意,以见吾意云尔,曷尝心竞而较其胜劣邪?故但观其眼目旨趣之何如,则可矣。

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夫所贵于画者,为其似耳。画而不似,则如勿画。命题而赋诗,不必此诗果为何语。然则坡之论非欤?曰:论妙于形似之外,而非遗其形似,不窘于题,而要不失其题,如是而已耳。世之人不本其实,无得于心,而借此论以为高。画山水者,未能正作一木一石,而托云烟杳霭,谓之气象。赋诗者茫昧僻远,按题而索之,不知所谓,乃曰格律贵尔。一有不然,则必相嗤点,以为浅易而寻常,不求是而求奇,真伪未知,而先论高下,亦自欺而已矣,岂坡公之本意也哉?

郑厚云:“魏晋已来,作诗唱和,以文寓意。近世唱和,皆次其韵,不复有真诗矣。诗之有韵,如风中之竹,石间之泉,柳上之莺,墙下之蛩,风行铎鸣,自成音响,岂容拟议。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岂有择呵呵声而笑,择唧唧声而叹者哉?”慵夫曰:“郑厚此论,似乎太高,然次韵实作者之大病也。

诗道至宋人,已自衰弊,而又专以此相尚,才识如东坡,亦不免波荡而从之,集中次韵者几三之一。虽穷极技巧,倾动一时,而害于天全多矣。使苏公而无此,其去古人何远哉?”

东坡《薄薄酒》二篇,皆安分知足之语,而山谷称其愤世嫉邪,过矣。或言山谷所拟胜东坡,此皮肤之见也。彼虽力加奇险,要出第二,何足多贵哉?且东坡後篇自破前说,此乃眼目,而山谷两篇,只是东坡前篇意,吾未见其胜之也。

东坡《雁词》云“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其如此。而或者以为语病,是尚可与言哉。近日张吉甫复以“鸿渐于木”

为辩,而怪昔人之寡闻,此益可笑。《易》象之言,不当援引为证也。其实雁何尝栖木哉?

东坡《送王缄》词云:“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此未别时语也。而言归来,则不顺矣。欲断无肠,亦恐难道。《赠陈公密侍儿》云“夜来倚席亲曾见”,此本即席所赋,而下“夜来”字,却是隔一日。

《王直方诗话》称晁以道见东坡《梅》词云:“便知道此老须过海,只为古今人不曾道到此,须罚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