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与一个穷教书先生的女人相比,竟是黯然失色,不在一个挡次!自这天起,毕福先存有心结,暗中谋划如何采得此花。
这年中秋前夕,毕老爷宣称感谢三位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不辞辛劳,诚邀他们携家眷中秋赏月,言明届时将重重有赏。还特地指明沈先生的未婚妻务必大驾光临。
中秋之夜,沈文斌和郑红梅,齐先生和他的夫人双双来到毕氏祠堂院内。陈先生因家中临时有急事,告了假。毕老爷在桂花树下摆了一桌酒席。毕老爷和三位妻妾,加上沈、齐两对恰好八人。
天空月色朗朗,地面灯火辉煌;庭院桂花飘香,人们欢声笑语。
毕福先劝酒说:“中秋佳节,请饮毕氏佳酿桂花酒。此酒据祖传秘法,以鲜桂花为原料,采用深山甘甜古泉,经十三道工序精酿而成。诸位畅饮,一醉方休!”
齐先生自恃海量,平日爱饮烈性白酒,此类甜酒不在话下。他仰脖一口喝下半杯,连连赞叹:“好酒,好酒!”
沈文斌浅浅抿了一口说:“酒色明亮、金黄,质地醇厚、芳香浓郁,确是好酒。”
毕福先扬眉说:“天高云淡,皓月当空。能与诸位一起赏酒、赏月、赏桂花,乃人生一大快事!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诗?不才献丑,吟诵唐伯虎《花下独酌歌》一首助兴。‘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花前人是去年身,今年人比去年老。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事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好花难种不常开,少年易老不常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沈文斌心想:唐伯虎感叹时光易逝,曲曲道来,颇有韵致。可惜意境稍逊,让人听了不免慨叹人生如梦,难有振作向上豪气。东家此刻特意吟诵此诗竟是何意?他见毕福先时不时目不转睛地盯住郑红梅,联想到红梅曾对自己说过,毕福先目中常露淫邪之意,应小心为妙,沈文斌陡生警觉。
齐先生拍手说:“东家才高八斗,古诗名作倒背如流,佩服、佩服!在下不如东家好记性,只得滥竽充数,以野史轶闻应付。在下说的是晋人‘竹林七贤’之一文人阮籍的故事。却说阮公有个卖酒的女邻居颇具美色,称其西施再世亦不为过。阮公常去她那儿饮酒,每饮必醉,醉后必睡于美妇人之侧。其夫疑阮公与妻有染。便偷偷窥视,始终未能察觉有异。有人称赞阮公,比之于柳下惠坐怀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