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言回房后仍然在思考着今晚关于“金匣传位”的讨论。他觉得许酬说的在理,无论最后是哪一派获胜,这朝中的格局都必然要经历一次洗牌,都必然要经历一场恶斗。宰相丁谓仗着背后是刘太后与新君,和裕王在朝会上针锋相对,政见往往相左,他们二人在朝中官员里又各有支持。即使是清要之地的礼部也因这两人分成两派,而礼部历来是主持科举考试的关键部门。因此搞清楚党派关系和两派的政见取向,直接关系到明年科举考试的应对策略。
他摊开纸笔,写下了一个“宰”字和一个“裕”字。又分别在这两个字的下面,写下了若干官职和人名。他看了又看,用朱批圈出了其中几处不确定的地方。
过了几天,游九言一早来到山长王冼所住的沐雲精舍。看到王冼正在院子里打坐,他静静的叉手立在一旁不敢打扰。过了好一会儿,当王冼起身以后,才发现游九言的到来。
“九言,怎么过来了也不和我说一声。等了好久了吧?”王冼招呼他过来坐下。
游九言恭敬的说:“老师客气了。刚才看到老师在打坐,让我也觉得心静了很多,正好站在那里背完一章《政论十则》。”
游九言说着从袖里拿出了这本太宗时期的名相范琛所著的书,递给了王冼。
“老师之前让学生回去研读这本书。学生通篇都背下了,着实获益匪浅。只是有一处,学生不甚明了,还望老师指教。”
“哦?说来听听。”王冼对游九言的勤勉努力露出了赞赏的笑容。
“就是这《制衡》一篇。何相说各部司若各行其政,而没有制衡、监督其权力的机制,则容易产生专权,滋生腐败。这也是奠定了我齐宋自太宗朝以来,各主要部司之间多有分责、职权交叉的机制。”
王冼点点头:“你说的没错。比如为了分化相权中的财权,太宗时期设立了三司使。三司职权范围广泛,从军器修造、土木工役、到地方俸禄之事,无所不统。这就造成了六部里相应的兵部、工部、户部的职权架空,徒有虚名,甚至不能过问插手三司决定的事。本来是为了制衡相权独大,现在却又生生造就出来一个更为冗大、效率低下的机构。我想这非朝廷当初的本意吧。”
“老师所言甚是,这便是学生的疑问了。虽然制衡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由此造成的政令不畅、效率低下的弊端,也是不可否认的。再加上若是有人存心利用制衡之政策,打击政敌,那就会造成很多政令,根本就无法推行下去了。”游九言由此展开,对朝中的党派分化造成近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