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导致美军的作战成为了“添油战术”,持续的投入,并没有能够使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战略优势,反而使美国节节败退,不断的损失战舰,最终导致美国在战略上的整体崩溃。
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统对军事机构进行改革。
当时,美国正积极策划澳洲大陆的防御工作,准备在澳洲大陆上与帝国决一死战。为了集中所有力量,并且将海陆两军的战斗力都发挥出来,美国总统亲自主持了国防部的成立工作。按照新的制度,海军部与陆军总参谋部都只是国防部下属的指挥机构,只是当时这二大部门仍然在**办公,并没有立即合并到一起。
国防部成立之后,为了适应太平战场上的需要,首任部长为金上将。
当时,国防部长还不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金上将也不可能越过马歇尔,向陆军作战部队下达命令。因此,在更多的时候,金上将仍然只是美国海军部长。
输掉太平洋战争之后,局势发生大转变。
在“百慕大海战”之后,金上得不辞去国防部长的职务,而美国第二任国防部长就是前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
此时,美国海军几乎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特别是随着本土港口与海军基地,乃至沿海城镇遭到了帝国海军舰队的毁灭性打击之后,海军连活动基地都没有了,哪还有作战能力呢?在一切都只能依靠陆军的情况下,马歇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防部长,并且越过了金上将,开始直接调遣美国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作战部队。
也是说此时的美国国防部长就是马歇尔,另外在总统、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国务卿等等重要领导者都已完蛋之后,马歇尔成为了美国的最高统帅。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马歇尔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抵抗到底。
毕竟,相对于政客来说,军人都是鹰派,绝不会轻易在战争问题上轻易服输。
因为对马歇尔不太了解,所以白佑彬这批海军将领与军官也都持相同的观点。当时,白佑彬已经做好了决战到底的准备,甚至与余辉宏、杨定方等人取得了联系,要求前线作战部队尽快做好抵抗美军大规模反击的准备工作。
也在这个时候,帝国首辅萧鼎昆拿到了由帝国情报局提供的一份绝密情报。
随后,也就是五月八日,帝国谈判代表在里约热内卢再次向美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美国必须在六月一日之前无条件投降,不然停战谈判将无限期推迟。
是什么情报让萧鼎昆做出了如此强硬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