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章 第一要素(2 / 4)

巨浪 闪烁 3074 字 2021-08-04

结果。“省”级乙型的初始设计指标中就包括了装备四百五十毫米舰炮。同样的。“蒙大拿”的初始设计指标中也明确提到装备十八英寸舰炮。

仅此一点就足以导致战舰的整体设计工作无法|利进行。

毕竟。在设计战列舰的时候。必须首先确定主炮的口径与数量。然后才能够根据主炮火力的配制情况来确定防护水准。从而大致上确定排水量。再由此确定主功率以及必采用什么型号动力设备才能达到要求。最终完成设计。

到最后。美国海军做出了与帝国海军同样的选择。

在十八英寸新式舰无法顺利研制成功的情况下。为“蒙大拿”级战列舰配备第四座三联十六英寸主炮炮塔将主炮火力密度提高三分之一。同样的。在采用这一设计方式的时候。美**也留出了今后改进的余的。即可以将四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换成四座双联装十八英寸主炮炮塔。

实际上。这种为今,考虑的设计在战争时期根本没有多少意义。

不管是帝国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没有对战时建造的战列舰进行改头换面的大规模改进。不可能为战列舰更换主炮。

主炮口径缺点下来之后。美国海军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

当时。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作还没有完成。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新式战列舰的舰体宽,就不能超过“衣阿华”级即三十三米。而在三十三米宽的舰体内很难为战列舰提供足够的防护(“衣阿华”级防护问题突出的关键也就是舰体过窄)。要想提高防护水平。必须放宽舰体的宽度不然“蒙大拿”级也只是一种“战列巡舰”。

直到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程确定|来之后。“蒙拿”级的宽度标准才了新的依据。

当时。美国海军并没有想到。会如此迅速的输掉太平。结果原本准备通过巴拿马运河派往太平洋战场的”级战列舰从诞生的那一刻始。就一直留在了大西洋。从来没有进入过太平洋。也就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

等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的时候。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连续输掉了好几场关键海战。

结果。在“蒙大拿”级的设计工作完成以前。美国海军开工建造了“罗岛”级战列舰。希望利用十二艘“罗的岛”级战列舰来稳住太平洋上的战局。为“蒙大”级战列舰建造工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在建造期间。“蒙大拿”级战列舰又进行了多次小范围修改。

第一批的八艘中。首舰与五号舰(“堪萨斯”号)都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对司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