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六十六章 夹尾而逃(1 / 4)

巨浪 闪烁 3169 字 2021-08-04

?

从七点半到八点。在三艘“狮”级的重炮面前。“台湾”号仅仅坚持了半个小时。

这是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半个小时。

战后。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正是“台湾”号单独抵挡住了英国本土舰队的炮击。让第41舰队的另外三艘战列舰没有受到威胁。同时让第4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可以放心大胆的收拾第21舰队的二艘战列舰。才为第四舰队获的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然。对战局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有白佑彬的战术决策。

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霍顿的战术风格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如果换成了其他人来指挥本土舰队。恐怕遭到重创的就不仅仅是“台湾”号了。当时。本土舰队的三艘战列舰占领了丁字头。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在此情况下。三艘“狮”级战列舰肯定应该放慢航行速度。尽量提高炮击命中率。并且依次打击朝其驶来的四艘“省”级战列舰。只要战术安排的当。就很有可能重创四艘“省”级战列舰。甚至击沉其中一到二艘。从而彻底改变战场上的局面。

问题就是。霍顿并不是那种敢于冒险的指挥官。

从英国本土舰队这几年的表现来看。霍顿属于稳重有余。进取不足的那类将领。即便在形势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他首先考虑的不是歼灭敌人。而是保全自身的实力。避免承受过大的损失。

前面已经提到过。霍顿的指挥风格在之前三年中收到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可是。当他面对截然不同的战场环境。面对截然不同的局势时。却没有变通。仍然采取了极为保守的打法。在“台湾”号朝着三艘“狮”级战列舰冲过去的时候。霍顿不但没有下令减速。反而下令将航速提高了二节。也许有人会认为。霍顿下令提速。是为了炮击“台湾”号后面的另外三艘“省”级战列舰。实际上。直到“台湾”号退出战斗。三艘“狮”级战列舰才转移炮口。朝“广东”号开火。显然。霍顿不是在寻找歼敌的机会。而是在进行战术规避。

如果霍顿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主动避让。那就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了。

不过换个角度。也许就能明白霍顿采取避让战术的原因。

从综合战斗力上看。“狮”级远不如“省”级。最多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持平。另外。“狮”级的防护能力远不如“衣阿华”级。随着距离逼近。“省”级的主炮随时都有可能击穿“狮”级的装甲。

另外。当时第21舰队正在向本土舰队西面航行。即便斯普鲁恩斯更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