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痛打“明尼苏达”号的时候。“台湾”号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七点十五分。摆好了架势的三艘“狮”级战列舰朝“台湾”号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此时。白佑彬刚刚命令正在南面海域待命的八艘驱逐舰向英国本土舰队发动鱼雷攻击。并且让十艘轻巡洋舰为其提供支援。
似乎早就预料到第四舰队会提前发动鱼雷攻击。英国本土舰队的辅助战舰迅速迎了上来。
遭到敌舰的炮击之后。“台湾”号立即转移了目标。开始炮击最北面的那艘英国战列舰。
可以说。对第41舰队里四艘“省”级战列舰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按照白佑彬的命令。跟在“台湾”号后面的三艘“省”级战列舰并没有转移炮口。仍然在对付第21舰队里的“路易斯安那”号与“缅因”号战列舰。也就是说。“台湾”号吸引了英国本土舰队里三艘“狮”级战列舰的所有炮火。
虽然“狮”级战列舰在速度。防护。以及综合生存能力方面都不如“衣阿华”级战列舰。但是“狮”级战列舰采用的是与“衣阿华”级战列舰一模一样的十六英寸舰炮。其火力丝毫不比“衣阿华”级差。
随着距离缩短。“台湾”号受到的威胁将越来越大。
万幸的是。三艘英国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远远比不上第21舰队。
按理说。英国本土舰队的的官兵素质与第21舰队应该不相上下。二支作战舰队成军的时间相差无几。编入作战序列的时候。训练工作都没有完全到位。而且在此之前都只参加过一次作战行动。
两支舰队的炮击命中率相差巨大。肯定不是官兵的问题。而是装备的问题。
直到英国战败之后。帝国海军才了解到。当时美国向英国提供的并不是“衣阿华”级的整套武备。除了MK7型舰炮。以及相应的弹药之外。“狮”级战列舰的其他武备都只达到了“南达科他”级的水平。特别是其火控雷达。火控系统都远不如“衣阿华”级战列舰。而火控系统直接决定了战舰的炮击命中率。
可以说。当时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火力控制系统比舰炮更为重要。
如果没有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性能再好的舰炮都难以击中敌舰;在无法击中敌舰的情况下。舰炮的威力再大。也没有任何意义。
显然。美国的这种“打折”行为着实害苦了英国海军。同时也害了自己。
如果三艘“狮”级战列舰拥有“衣阿华”级战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