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号破交舰队。为了防止“海龙”号破交舰队袭击前往珍珠港的船队。尼米兹只能让拥有二艘快速战列舰的第51舰队跑一趟了。
三月四日。第11舰队与第3舰队在菲尼克斯群岛海域会合。
按照郑恩博送来的。卫延年的书面命令。白佑彬将舰队指挥官交给了蓝凌波。搭乘一艘伴随第31舰队活动的快速综合补给舰返回了富纳富提环礁。并且在到达之后。与“海龙”号破交舰队一同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白佑彬很清楚。卫延年让他提前回去。一是要澄清此次作战的前后经过。二是要商讨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
在与第31舰队会合前。白佑彬就在考虑这两个问题。
相对而言。战后的报告并不复杂。论写报告。白佑彬已经算是一把好手了。当时的帝国海军中。恐怕还没有一个将领比白佑彬更擅长写战斗报告。
关键是下一阶段的战略行动。
在第11舰队丧失了作战能力之后。海军肯定要设法补充第1舰队的实力。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从年中服役的第二批“省”级战列舰中抽调四艘用来重组第11舰队。另外的四艘用来组成第12舰队。或者第33舰队。二是用修复的四艘战列舰组建第1舰队。将第二批八艘“省”级战列舰全部编入第三舰队。组建成第33与第34舰队。加强西南太平洋上的投入。
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第一舰队都将被削弱。
虽然这是白佑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是他也不的不承认。战略重点已经转向了西南太平洋。第三舰队成为了主力。
问题是。不管第一舰队是否打主力。帝国海军必须在西太平洋上保持一支舰队。
现在的问题是。这支舰队应该由白佑彬来指挥。还是交给其他的人指挥。
随着英国太平洋舰队到达。帝国海军必须加强西南太平洋上的存在。可是。到下半年。美国海军的实力也将的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其第二批八艘“衣阿华”级战列舰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只要在西南太平洋上保持不败。就有能力在西太平洋上给帝国海军制造巨大的麻烦。甚至迫使帝国海军放弃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进攻。
从这点来看。白佑彬必须留在第一舰队。
这也正是白佑彬担心的事情。无论如何。他都不想错过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可他又知道。帝国海军必须在西太平洋上有所表示。
卫延年此时让白佑彬紧急返回海军总参谋部。肯定就是为了这件事情。三月十六日。白佑彬回到了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