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九章 长远规划(3 / 4)

巨浪 闪烁 3078 字 2021-08-04

如此一来,关于帝国海军下一阶段作战行动的策划工作就暂时搁置了起来。

准确的说,是总参谋部获得了更多的战役策划时间。

至于到底该怎么打,要怎么打,这不是完全由总参谋部决定的,而是由海军司令部,帝国内阁等等机构共同确定的。

另外,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役策划工作也是随时进行调整。

五天后,季常林向元锦奎提交了第二份战役计划,该计划很快就送到了海军总参谋长卫延年的手里。

在该计划中,重点仍然是对日作战。

其中,重点的重点就是打击日本的海上贸易,阻绝日本从外界获得重要的战争资源,比如重油、铁矿石、铜矿石、铅矿石、橡胶、煤炭等。要达到这个目的,帝国海军必须出动以轻巡洋舰为主的袭击舰队,全面绞杀日本对外海上贸易航线,重点袭击满载物资前往日本的货轮。

按照这一计划行动,不但能够拖垮日本的国内经济,削弱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还能减缓日本的主力舰建造速度,主力舰的修复速度,削弱日本海军的战斗力,最终迫使联合舰队主动寻求决战的机会。

这不过,这份作战计划在送到陈锦宽手上的时候就被搁置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帝国并不希望在这个是因为袭击了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而与美国开战,从而分散并不算雄厚的海军舰队去对付美国太平洋舰队。

说白了,当时包括萧鼎昆在内的众多帝国决策者都认为,如果美国参战,首先获益的就是日本。为了争取到足够的战争准备时间,美国会像上次世界大战那样,动用一切力量,包括海上护航,出动太平洋舰队等等手段,向日本提供支持。受到损失最大的则是帝国,到时候不但难以迅速战胜日本,还难以赢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如此一来,袭击商船队的计划就只能暂时放弃。

在第三次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卫延年调整了任务指标,即放弃全面绞杀日本,重点对付日本联合舰队。

也就是说,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迫使日本联合舰队出来决战。

可是,有这么容易办到吗?

高野五十六不是傻瓜,“对马海战”的胜利主要是偷袭起到了作用,如果战斗在正常情况下展开,联合舰队肯定难以全歼北洋舰队,至少不会在自身几无损失的情况下击沉北洋舰队的三艘主力舰。

“大东海战”有力的教训了日本海军,并且让高野五十六认识到,日本海军与帝国海军的巨大差距。随着时间拖下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