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九章 长远规划(2 / 4)

巨浪 闪烁 3078 字 2021-08-04

只是,埃及拥有的只是主权,而没有管理权与驻军权。苏伊士运河由英法共管,并且负责运河区的军事防御。

也就是说,苏伊士运河实际上是由英法控制的。

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在苏伊士运河部署了一支大概五万人的远征军,法国也在苏伊士运河部署了一支大概三万人的海外军团。这八万大军全都驻扎在运河两岸二十公里的地区内,主要集中在运河南面的苏伊士城以及北面的塞得港。

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帝国军队必须攻占苏伊士城与塞得港,才能控制整条运河。

当时,帝国部署在吉布提与亚丁的陆战队只有三个师,总共不到六万人的兵力。另外,三个月之内,帝国海军最多向前线增派两个陆战师,并且运送五十万吨的作战物资,这其中还包括了舰队作战所需的物资。

即便投入所有陆战队(实际上不可能,必须留下预备队,并且在后方基地留驻部分军队),并且舰队补给另外安排,也很难迅速攻占苏伊士运河。按照当时陆战队提交的兵推结果,在三个月内集中四个陆战师,以及充足的战备物资,也至少需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攻占苏伊士运河。如果物资补给不充分,或者出现了其他问题,作战时间很有可能延长到半年,甚至半年以上。

即便以三个月时间计算,英法也能从其北非殖民地向苏伊士运河派遣五万援军。

这还是在大西洋舰队完全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权,英法不能通过海运向苏伊士增兵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

当然,帝国海军也不是“孤军奋战”。

土耳其肯定会协助帝国海军攻打苏伊士运河,毕竟这是确保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安全的基本保障。另外德国在东北非的地面部队也会参战,毕竟德国急需通往帝国的海上航线,以获得帝国的战争援助。如果能够顺利拉拢意大利,还能得到意大利非洲军团的支持,从而获得另外一支生力军。

只是,即便将这些援助都算上,没有半年的时间,根本打不下苏伊士运河。

半年之后,恐怕帝国与日本的战争已经有了结果。更何况,美国也在积极备战,如果美国在半年之内参战,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

也就是说,南洋系军官的主张不是不可行,而是必须分阶段执行。

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日作战仍然是帝国的主要战场,尽快击败日本,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巩固帝国本土的防御屏障,是所有作战任务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况下,即便南洋系军官的主张更有远见,更有大局观,也难以得到认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