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火力至上——省级乙型战列舰(2 / 5)

巨浪 闪烁 4048 字 2021-08-04

任何“魅力”可言。六座炮塔的布置方式不但难以安排装甲防护,还将延长舰体,导致装甲重量严重超标。更重要的是,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老式战列舰(主要是无畏舰)之外,帝国海军从来没有在战列舰上设置过六座炮塔。

最重要的是,这无法满足海军的另外一种要求。

即,新式战列舰必须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在今后采用450毫米舰炮的可能性。即便在建造时无法采用,也要在今后大修的时候具有换装成450毫米舰炮的能力。

显然,400毫米口径双联装炮塔不可能在今后换装450毫米口径的舰炮。

很快,焦点就落到了后两种主炮的设计方案上。

如果采用四座三联装炮塔,今后可以换成四座双联装45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如果采用三座四联装炮塔,今后则可以换成三联装45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也就是说,这两种设计方案都有改进余地。

问题是,哪中设计方案最符合海军的要求。

三联装炮塔的最大问题就是,今后改装450毫米口径主炮之后,主炮数量只有八门,比省级还少一门。即便其单位时间弹药投送量将比省级提高至少百分之二十五,可是其火力密度将降低百分之十一。

如此一来,新式战列舰的火力密度仍然达不到海军的要求。

四联装炮塔的最大问题是,帝国海军从来没有设计过类似的炮塔,而且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法国海军与英国海军使用的四联装炮塔都存在着不小的设计缺陷,其可靠性非常低。

显然,帝国海军绝不会接受连主炮都无法正常使用的战列舰。

另外,四联装炮塔要重新研制,资金投入还不算什么,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消耗的人力资源是帝国海军难以承受的。

如此一来,海军最终确定了三联装炮塔的设计方案。

新式战列舰的基本设计思路也确定了下来,即在尽量不延长舰体的情况下,在省级战列舰上安装第四座炮塔。

只是,工程师面对的难题并不好解决。

首先,在不降低防护标准的情况下,排水量不可能维持在省级战列舰的规模上。不说别的,一座炮塔的重量就达到了1850吨,算上相关设备,以及一个基数的弹药,其总重量超过了3000吨。另外,随着增加一座炮塔,主装甲带,以及重点防护区域必然扩大,装甲重量至少要增加2000吨。即便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减少一些舱室,从而节约大概2000吨的重量,其排水量也要增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