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列巡洋舰:
蒸汽机的出现,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工业革命,还彻底改变了海战的面貌,为海军战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澎湃动力,从而为建造更大、更快、更强的战舰打奠定了基础。
从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铁甲舰,到全蒸汽动力的装甲舰,再到无畏舰,短短五十多年内,海军实力的提升幅度远远超过了之前五千年。
进如无畏舰时代之后,海军各种战舰的分工更加明确。
战列舰仍然是海上霸主,仍然是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以及全球地位的象征。只是,战列舰的速度并不快,且出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煤),续航能力也不突出。一般情况下,战列舰都停在港口内,或者在港口附近活动,只有在战争爆发之后,才会奔赴战场,并且决定海战的胜负。
为了维护全球利益,特别是海外殖民地的利益,保护海上商业航线的安全,显示宗主国的存在,大明帝国、英国、美国等传统海军强国在大规模建造战列舰之外,还开始大批量建造速度快,续航能力强,火力适中,装甲薄弱,比战列舰便宜得多的巡洋舰。
可以说,在和平时期,巡洋舰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战舰。
护航,海外巡逻,对付海盗,镇压殖民地暴乱等,都离不开巡洋舰。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巡洋舰的规模,以及巡洋舰的性能,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海外殖民地的规模,以及在全球事务中的发言权。
可是,能对付巡洋舰的,也只有巡洋舰。
因为速度缓慢,所以战列舰只适合舰队决战,无法在广袤的大洋上追上敌人的巡洋舰,更谈不上消灭敌人的巡洋舰。
随着装甲巡洋舰的诞生,怎么对付敌人的巡洋舰,成为了各海军强国的难题。
所谓的装甲巡洋舰,就是在保证火力的前提下,适当牺牲速度,提高装甲防护,使其在与敌人的巡洋舰交手中占有优势。因为装甲巡洋舰的速度仍然比战列舰快,所以仍然无法用笨重的战列舰去对付装甲巡洋舰。
在此情况下,用有广泛海外利益的海军强国都需要一种能够对付装甲巡洋舰的战舰。
因为大明帝国是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国,所以帝国的这一需求最为迫切。
也就在“无畏舰”开工建造之后,当时的帝国海军总司令王少辉元帅提出,帝国海军应该建造一种速度快,火力强,装甲适度,对所有潜在敌对国的巡洋舰用有压倒性优势的“理想型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