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章薛传(4 / 6)

参劾府尹薛福辰临期不到,辄谓较邵曰濂情节有加,深文周纳,措词已属失当;至请以太医院官改用,尤属胆大妄言,不可不予以惩儆,以杜攻讦之渐。魏乃著交部议处。玉粒纳仓,向系兼尹府尹联衔具题,届期躬诣太常寺交收。此次薛福辰因何临期不到,毕道远曾否前往,均著明白回奏。”次日福辰回奏,略谓:“先得礼部知会,以十月二日辰刻玉粒纳仓。是日黎明先诣先农坛会同交收,以府署稍远,由署趋诣太常寺已交辰末。”云云。未予处分。十四日即迁宗人府府丞(宗丞、京尹均正三品,而宗丞班在京尹之上,为大三品卿之一,京尹犹小三品卿也。此系升擢,惟京尹有地方之责,事任较重,宗丞则闲曹耳)。二十日谕:“魏乃照部议降三级调用。”乃以言官弹一京卿,竟以“胆大妄言”获此重谴,则缘对福辰以疗病进用含讥刺之意,致触孝钦之怒耳。在福辰若可快意,而实难免隐憾在心,耻以医进而为人指目也。至乃请以京卿改用太医院官,设想颇奇,却非并无前例。如雍正九年辛亥正月十九日谕:“刘声芳在太医院效力有年,屡加特恩,用至户部侍郎。伊于部务茫无知识。上年夏秋间,朕体偶尔违和,伊并不用心调治,推诿轻忽,居心巧诈,深负朕恩,著革去户部侍郎,仍在太医院效力赎罪行走,从前所赏伊子荫生及举人,俱著革退……翼栋,朕闻其通知医理,加恩用至副都御史,乃伊识见昏庸,遇事推诿,著革去副都御史,补授御医之缺,效力行走。”此旧事之可资复按者。魏劾薛疏原文,一时未及检得,不知亦引及此项旧例否(刘声芳盖本由太医院官擢至卿贰者,与《中和月刊》三卷第六期载太医院志殊恩一节内所述乾隆时医官吴谦历升列卿擢任部堂,暨同治时院判李德立曾以三品京堂候补,均非恒例。又按:院志所构李德立以京堂候补,盖指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一月事。时以穆宗“天花之喜”加恩,左院判李德立以三四品京堂候补,右院判庄守和以四五品京堂候补,旋穆宗于十二月遽逝,李庄均撤销京堂,并摘去翎顶)。太医院官虽亦列仕版,其堂官(院使院判)且亦颇具京堂体制,而士大夫终以方技轻之,此是相沿一种风气,古昔实不尽然。如章炳麟《区言》一(《蓟汉昌言》五)有云:“方技之官,汉人亦不贱视。”《衡方碑》:“方尝为颍川太守,免归,征拜议郎,迁太医令。”《杨淮表纪》:“淮从弟弼由冀州刺史迁太医令。议郎刺史之与太医令,虽同为六百石,望之清浊,权之重轻,岂可同年而语?今世虽士人知医者,宁卖诊市上,必不屈居是职,而汉人不耻也。”可以参阅。

薛福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