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谈陈三立(3 / 4)

去,此叟忽尔北来,省其师陈讠刃庵,得“残年小聚”之欢。壬子间杨昀谷赠诗:“四海无家对影孤,余生犹幸有江湖。”足为诗人写照。曩者春明胜流云集,则苏赣间有江湖;今日南中裙屐雨稠,则旧城为江湖。颇闻北徙之故,乃不胜要津风雅之追求。有介挈登堂者,有排闼径入者,江干车马,蓬户喧阗,悉奉斗山,愿闻玄秘。解围乏术,乃思依琼岛作桃源。此中委曲,殆非世俗所能喻,而其支离突兀,掉臂游行,迥异常人,尤可钦焉。综览散原精舍诗,所最推许者,当属通州范当世肯堂,集中投赠独繁而挚。一作云:“公知吾意亦何有,道在人群更不喧。”又曰:“万古酒杯犹照世,两人鬓影自摇天。”此“使君与操”之胜慨也。于范作《甲午天津中秋玩月》,叹为“苏黄而下无此奇”,报以“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恰与范之兀傲健举相称。彼皆“为诗而诗,人格与诗格,大致不远,自足睥睨一世矣。”所论可质识者。

其文亦清醇雅健,格严气遒,颇守桐城派之戒律,而能自抒所得,弗为桐城派所囿,蔚成散原之文。所为《龙壁山房文集叙》有云:

窃以文章之不敝,亦不敝于其心之所至而已。涵诸古而不诬,征诸己而不馁。其一时兴废盛衰之间,类曹好曹恶,异同攻尚之习,竞以为胜,非君子之所汲汲也。桐城家之言兴,相奖以束于一途,固以严天下之辨矣,而墨守之过,狃于意局,或无以餍高材者之心,然而其所自建立,究其指要准古先之言,皆足达其心之淑懿,条贯于事物,倡一世于物则乐易之途,以互殚其能,而不为奇邪诡辨,淫志而破道,阶于浮夸之尤。传曰:言有宗,出辞气斯远鄙倍,盖庶几有取焉。

盖自道为文之宗旨如是,其才思功候更足相副,宜一篇既出,率为并时文家所称服也。新城王晋卿(树楠,今春卒于北平,寿八十六),与散原年辈相若(丙戌同年)。所为文亦有盛名,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氏著作颇多,特以文家境诣论,似犹略逊于散原耳。

散原性极诚笃,善奖掖后进,而于漫欲借以标榜或大言过实者,亦能立辨。闻居南京时,一日有民元曾开府边圉之某氏来,哆言其记诵之博。散原问平日治何书最勤最熟。某氏答曰:“致力甚勤者,殆不胜枚举;即如四史,人多苦其卷帙浩繁,而我能背诵不遗一字也。”散原曰:“是诚不易。适为一文,欲引用我官书,苦不甚忆,君既精熟如此,请为我诵之,省翻检之劳多矣。”某氏瞠目赧颜而退。此事颇趣,亦大言过实之良规也。

属稿甫竟,接孙思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