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谈陈三立(2 / 4)

二公子之名尤著(丁叔疋惠康,故福建巡抚日昌子,时亦有名,四公子之称,或以丁易陶,原非固定也)。

戊戌政变,德宗被囚,孝钦临朝,京内外诸臣视谓新党者,获咎有差。右铭翁革职永不叙用,散原亦坐“招引奸邪”一并革职。所谓奸邪,指梁启超辈也。散原《青庐记》有云:“初吾父为湖南巡抚,痛窳败无以为国,方深观三代教育理人之原,颇采泰西富强所已效相表里者,仿行其法。会天子慨然更化,力新政,吾父图之益自喜,竟用此得罪。”言之有余喟已。方德宗之锐意维新,颇为流俗所诧,及政变,轻薄者为联以嘲陈徐两家,以“徐徐云尔”“陈陈相因”。“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对“徐氏父子,陈氏父子”,时先二伯父子静公亦父子获咎也(先二伯父在礼部侍郎任革职下狱,先从兄研甫在湖南学政任革职永不叙用。所谓兵部侍郎,指巡抚例加兵部侍郎衔)。

自是虽忧国之念未泯,而不再与闻政事,惟以文章行谊,为世推重。光绪三十年,诏戊戌以党案获咎者,除康梁外,悉予开复原衔。疆吏有欲荐请起用者,坚谢之。尝一度为南浔铁路总理,特以乡望见推,未几即辞去。入民国后,卓然介立,声誉益隆,海内想望丰采,有矜式群伦之慨焉。

其为诗,工力甚深,神清致远,名满天下,后学所宗。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有云:

伯严论诗,最恶俗恶熟,尝评某也纱帽气,某也馆阁气。余谓亦不尽然。即如张广雅(之洞)诗,人多讥其念念不忘在督部,(时督武昌)。其实则何过哉?此正广雅长处。如……数诗,皆可谓绵邈尺素,滂沛寸心,《广雅堂集》中之最工者,然东来温峤,西上陶桓,牛渚江波,武昌官柳,文武也,旆旌也,鼓角也,汀州冠盖也,以及岘首之碑,新亭之泪,江乡之梦,青琐湛辈之同浮沉,秋色寒烟之穷塞主,事事皆节镇故事,亦复是广雅口气,所谓诗中有人在也。伯严不甚喜广雅诗,故语以持平之论;伯严亦以为然。衍为张之洞幕客,有知遇之感;其以“诗中有人在”为之洞“纱帽气”辩解,论颇通达。之洞高位饶宦情,人与散原大异其趣,诗亦不妨与散原大异其趣也。而散原格律之严,亦于斯可略睹矣。

吾兄彬彬尝谓:散原老人之诗,标格清俊。新派海派固不通唱和,即在京式诸吟侣中,亦似落落寡合,每见离群孤往。昔年北政府盛时,闽赣派诗团优游于江亭后海,或沽上之中原酒楼,往来频数,酬唱无虚;陈则驻景南天,茕茕匡庐钟阜间,冥索狂探,自饶真赏。及戊辰首会迁移,故都荒落,诗人泰半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