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章湘绮楼之今昔(4 / 6)

,故有是言也。若王君之诗,予见其数首,则粗有腔拍,古人糟粕尚未尽得者,其人予两晤之,喜妄言,盖一江湖唇吻之士,而以与予并论,则予之诗亦可知矣!香涛又尝言:“壬秋之学六朝,不及徐青藤,”夫六朝既非幽奥,青藤亦不学六朝,则其视予诗亦并不如青藤矣。以二君之相爱,京师之才亦无如二君者,香涛尤一时杰出,而尚为此言,真赏不逢,斯文将坠,予之碌碌,不可以休乎!逸山尝言:“以王壬秋拟李爱伯,予终不服。”都中知己。惟此君矣。此段议论,当持与晓湖语之。

又云:

学诗之道,必不能专一家,限一代,凡规规摹拟者,必其才力薄弱,中无真诣,循墙摸壁,不可尺寸离也。五古,自枚叔、苏李、子建、仲宣、嗣宗、太冲、景纯、渊明、康乐、延年、明远。元晖、仲言、休文、文通、子寿、襄阳、摩诘、嘉州、常尉、太祝、太白、子美、苏州、退之、子厚,以及宋之子瞻,元之雁门、道园,明之青田、君采、空同、大复,国朝之樊榭,皆独具精诣,卓绝千秋。作诗者当汰其繁芜,取其深蕴,随物赋形,悉为我有。七古,子美一人,足为正宗,退之、子瞻、山谷、务观、遗山、青丘、空同、大复,可称八俊。梅村别调,具足风流。此外无可学也。五律,自唐讫国朝,佳手林立,更仆难数,清奇浓淡,不名一家,而要以宓实沈著为主。七律,取骨于杜,所以导扬忠爱,结正风骚,而趣悟所昭,体会所及,上自东川摩诘,下至公安松圆,皆微妙可参,取材不废。其唐之文房、义山,元之遗山,明之大复、沧溟、洲、独漉,国朝之渔洋、樊榭,诣各不同,尤为绝出。七绝,则江宁、右丞、太白、君虞、义山、飞卿、致尧、东坡、放翁、雁门、沧溟、子相、松圆、渔洋、樊榭,十五家皆绝调也。而晚唐北宋,多堪取法,不能悉指。我朝之王厉,尤风雅{百}人,瓣香可奉。五绝,则王裴其最著已。平生师资学力,约略在兹,自以为施骤百家,变动万态,而可域之以一二人,赏之以一二字哉!

又云:

道光以后名士,动拟杜韩,槎牙率硬而诗日坏。咸丰以后名士,动拟汉魏,肤浮填砌而诗益坏。道光名士苦于不读书而鹜虚名,咸丰名士病在读杂书而喜妄言。

又云:

得砚樵复书,言所评非本意也。再索诗集云。又复一书,备言以人品定诗品之旨。

慈铭评骘诗家,自道所学,略见于斯,而自负之高,意态尤可睹。

王运与慈铭,并时噪誉文坛,而慈铭之于诗,深不然之,羞与为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