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092 从结果中发现的问题(2 / 4)

只要他们最重视的是利益,那么在先天上就没有拒绝科学的理由,这点对党爱国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了,也许让一个没有任何高贵血脉,祖上八辈子都是贫下中农的人通过选举成为“真正”的最高领导人什么的……不要说在2000年之后,就算在200000000000000年之后,也只不过是个幻想罢了。

如果是封建社会的武力式征服还好说,农民之子也有可能自己取得皇帝之位,而文明社会的民主的选举,反而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草根神话了。换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阶级的流动性反而变得更差,社会结构也变得更加板结了。

关于这一点,党爱国真的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后世没有彻底解决掉这种问题,只是采用了一个隐蔽性、欺骗性更强的制度来敷衍住了普通百姓,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答案。而且他认为,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彻底解决,因为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什么也不做,眼睁睁看着别人获取让他都会心动的巨大利益的。

因此他更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思路:通过科技竞争,让这些统治者们认识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两方面的重要性。当他们迫切需求大量人才的时候,就不得不采取能够大批量培养人才的措施,并颁布激励手段让被培养者看到自己能够获得的好处。

就像高科技武器,没有人才,首先研究所设计不出来,其次工厂造不出来,最后士兵用不起来。而光靠少量的武器设计专家和高技术工人能生产出来多少高科技武器,能学会使用或维修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士兵又有多少?就那么万八千人,光靠他们打仗人够么?

说白了,还是那个“鲶鱼效应”。中国就是因为从来都没有能和一个拥有比它更高的科技层次的国家竞争过,基本上一直是科技输出的国家,所以科技进步的速度才一直没有提起来——毕竟这时的中国自身的科技竞争力已经足够了,对科技人才没什么迫切需求。

等后来被别的国家超越了,中国独自在其它国家的科技封锁之下,科技进步的速度不也同样飞快么——而且比一般的小国都要快得多了。庞大的人口数量,既是负担,但同时也是优势。毕竟就算教育水平再怎么高,人才的成材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不说种大白菜,就算种树也不一定每棵最后都能成活呢。

说到人口,在党爱国穿越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抨击计划生育的政策了。按照他们的观点,新生人口数量太少,国家的竞争潜力就会下降。而当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新生代还会背上沉重的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