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四十章 赵构最倒霉的一天(3 / 5)

狙击南宋 寇十五郎 3795 字 2021-07-31

利。

黄口小儿、垂垂老妪,控制起来,真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张逵还引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要求今日之事应以社稷百姓为重,并表示已有宋徽宗禅位的先例。而群臣也议论纷纷,有的支持官家接受退位的条件,有的大力斥责叛军。当时天气寒冷。赵构坐在城楼没有被褥的竹椅上,派人去请太后时,就楹立一侧而不就坐。百官请他上坐,他则表示“我已经不配坐这个座位了”。

赵九,果然深谙盈亏伸缩之道。

已知无法挽回的赵构,随即下诏逊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表示“自即位以来,强敌欺凌都是因为自己而来,不忍生灵涂炭。宣布退位。希望敌国能休兵和好。”

宣诏完毕,叛军即退去,喧闹于市集并大叫“天下太平了!”杭州知州恐怕叛军乘势屠杀百姓,出城慰抚。

当天赵构就前往显忠寺。隔天太后垂帘听政。大赦。尊逊位的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并将显忠寺改名为睿圣宫,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余都编遣解散。

苗刘之变,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南宋百年格局。

因为这场兵变,随后参与勤王复僻的张浚、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得以崛起;因为这场兵变,更令赵构深信祖宗之言,大将握重兵,必为国家之患,遂有后来收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兵权之举;而最大的变数是,这场兵变,把一个不谙世事的幼童,太子赵旉,生生冻吓成疾,数月之后,就此夭折。

赵构从此绝后,太宗赵光义一脉在中原完结,大宋江山又重回太祖一脉手中。

不过,以上是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演变,而在这个时空里,赵构绝后,并不代表太宗一脉的完结,而是预示着,更大的变数即将来临……

四月中,陈兵江北、得知南朝兵变消息的兀术,开始蠢蠢欲动。而此时,由于沿江布防的宋军各部将领,尤其是卡住金军第一线的镇江府的吕颐浩率精兵回师勤王,造成长江南岸的防线出现明显空隙,而杭州兵变,更使得人心浮动,军心不稳。

面对如此良机,若不趁机渡江进击,那就不是兀术了。四月下旬,完成兵力集结与战船筹备的金军,开始正式发起南渡作战。

金军一开战,所有的压力,一下全压在代替杜充镇守的建康副留守郭仲荀身上(此时杜充的死讯尚未传到建炎朝,所以郭仲荀也没能转正),令这位万年老二叫苦连天。

四月二十,闻知颐浩吕、张浚、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等勤王大军即将合围杭州,苗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