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四十章 赵构最倒霉的一天(2 / 5)

狙击南宋 寇十五郎 3795 字 2021-07-31

合,终于酿成影响与改变了整个南宋历史的巨变。

得知兵变消息的赵构,在那一瞬间,真切地感受到了王座的末日,情绪失控之下,亲手撕毁了一卷平日最为钟爱的王献之的书贴。

此时在宫门外,知杭州康允之带着百官,请赵构到城楼上安定军民,否则无法制止叛乱。慢慢恢复平静的赵构,终于步出皇室,出现在城门楼,直面叛军。

苗傅、刘正彦与叛军见了天子,仍然山呼下拜。赵构凭栏问苗傅带兵造反的原因。

苗、刘二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厉声责备宋高宗任用奸佞、赏罚不公、误国误民,说将士有功者得不到奖赏,而宦官没有功劳却得到美差。黄潜善、汪伯彦“误国至此,犹未远窜”,王渊“遇敌不战,因交康履,乃除枢密院”,“奸臣误国,内侍弄权……数路生灵,无罪而就死地,数百万之金帛,悉皆委弃,社稷存亡,悬于金人之手……”

苗、刘一桩桩,一件件历数赵构过失,甚至公然宣称:“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皇帝来归,不知何以处?”

这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的诛心之言。一群老大粗军将,竟然敢当着天子与百官的面,说出此等大逆之言。从这一幕,就可以得窥一斑,赵构即位之初,身处的局面有多尴尬、心里是多惶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听说,在太行山中竟有如此之多足以将他撬下龙椅之人,他会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还要闹这一出挺而走险的逆袭了。

名不正言不顺,又屡屡战败失地,人望低到极点。若不是毫无选择,文臣武将未必会将宝全压在这只会玩帝王心术,却没有半点中兴之君模样的九王身上。

而今历史已经改变,这位九王也不再是唯一,若是第三次奈何关之战前因后果传开,建炎朝诸臣突然有了诸多选择,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赵构为解眉睫之危机,当场大肆批发官帽,任命苗傅为承宣使及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及御营副都统制,二人麾下官兵,一率升一级,并有大量钱粮赏赐,希望政变就此平息。高品质更新就在

苗、刘在胁迫赵构交出康履、蓝圭、曾择三个最亲近的宦官,以竹篮将三人垂吊下城,对最愤恨的康履施以腰斩。满足了泄愤、升官、发财等**之后,开始提出政治要求:陛下退位、魏公登基,太后垂帘。

魏公是谁?就是赵构唯一的儿子,魏国公、太子赵旉,时年不满三岁。

太后就是隆祐太后,这位哲宗废后,曾沦落民间十余年,早已变成一个标准的民妇,性子淡泊,与世无争,不沾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