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四六章 读者的反应(3 / 4)

是现在香港最高的价格,同时《东方日报》还作为陈朗宣传和辩护的口舌,两者是合则两利,这样的合作值得长久的保持下去。

陈朗在挂完电话之后就不再理会这些事情,继续专心的准备自己的最新唱片。

而此时的报界关于陈朗是否江郎才尽以及《明朝那些事儿》是好是坏的争论依然在继续。

多数的报纸媒体认为陈朗已经江郎才尽,《明朝那些事儿》也是一本亵渎了历史,完全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的圈钱之作。

只有《东方日报》和后来加入的《明报》以及无线旗下的几个小报、周刊支持陈朗,认为这是陈朗为了让大家能够喜欢上历史,更多的了解自己国家历史而创作了这部小说,而且历史被陈朗写的的确很好看。

这种争论也同样延续到了广大市民之间,看过和没看过这部小说的人得出的结果显然不同,还有一群围观不嫌事大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凑热闹,争论的也挺激烈的。

“朗朗看来真的是江郎才尽了,写不出新类型的小说了。”

“你怎么知道朗朗写不出来,历史也是朗朗以前没写过的题材,不是吗,只不过不是读者心中的新类型而已。”

“要是能写出新类型,朗朗他干嘛不写?”

“只要没写过的都是新题材,读者和作者当然不一样了。”

“哼,那他写的《明朝》也不好看。”

“你怎么知道不好看?”

“历史能好看吗?动动脑子好不好?”

“你看都没看过就敢说不好看,就是因为你这种人太多,才让报纸这么黑朗朗和《明朝那些事儿》的。”

……

这样的争论在街头巷尾随处可闻,但是在陈朗的小说迷间却没有任何争议。

在刚开始知道《明朝》是历史小说之后,的确有很多人有了放弃的想法,但是在看了几章之后觉得挺有趣就坚持看了下去,到了后来越陷越深,根本停不下来。

但是看到媒体报纸以及许多没看过《明朝》的人在那儿诋毁陈朗和《明朝》,小说迷和陈朗的粉丝们都十分生气,但是现在还没有互联网,书迷和粉丝们想要对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实在是没有办法,也只能口口相传,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人。

就在这种争论依然持续不休的时候,东方集团委托亚视以及无线共同制作的关于《明朝》的调查节目也在晚上的黄金档之前播出了。

香港很多的家庭在无线的电视剧集播出之前就坐在了电视机前,而收看亚视的家庭同样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