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四六章 读者的反应(2 / 4)

道《东方日报》的销量是否受到了影响,是否有急剧下滑的现象。”陈朗其实更担心的是自己的读者粉丝对于这部小说的反应。

“呵呵……说起这个我就想笑,因为他们的阴谋并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东方日报》在《明朝那些事儿》连载首日卖出了18万份的销量之后,的确是出现了一个不小的下滑趋势,但是在一个星期之后,销量又慢慢的增长了上来,并且稳定在了178000份左右,也就是说《东方日报》不仅没有因为他们的负面/报道而出现销量下滑的想象,反而稳中有升的增长了近4000份的平均销量,要知道,这可是平均销量,而不是单日销量啊,《明朝那些事儿》显然非常成功,读者们显然很喜欢这部历史小说。”王主编高兴的哈哈大笑道。

“销量没有降低就好。”陈朗闻言也放下心来,看来读者们还是接受了这部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也的确没有让自己失望。

“不过被这么多报纸联合给阴了,更是害的朗朗你名誉受损,我们《东方日报》不会就此罢休的,我们当然不会用那么下作的手段,报社将会大肆报道小说的热/卖盛况,同时联合两家电视台做一个关于《明朝那些事儿》的专门调查,让这些媒体和所谓的专家们看看到底读者们是怎么评价《明朝那些事儿》的。”王主编恨恨的说道。

这样做也更多的是为了讨好陈朗,因为陈朗对于《东方日报》来说,真的太重要了,陈朗一个人对于《东方日报》销量的贡献绝对占到了三成,而且这三成是最上层的三成,没有了陈朗的《东方日报》只能算是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报业,而有了陈朗的《东方日报》就是香港报界的霸主。

不是因为陈朗多么多么牛,而是因为此时的小说在大家的娱乐方式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金庸一人就办起了价值数亿港币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明报》就是有力的证明。

“那我得感谢《东方日报》了,正好我现在忙着录制新唱片的事情,就将这件事情交给你们处理了,我也乐得轻松。”陈朗闻言笑着说道。

“放心吧,郎朗,我们一定会为你讨回一个公道的。”王主编信誓旦旦的说道。

“那好,我就等着看好戏了。”陈朗说完笑着挂掉了电话。

说的好听,是为了陈朗讨回公道,其实还不是自己想要报复和竞争?

不过陈朗知道面子上的事不能较真,不然很容易出矛盾,至少到目前为止与《东方日报》的合作还算愉快。

《东方日报》给了陈朗千字300元港币的稿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