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零三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没有(6 / 6)

为了两个孩子的仕途,桐庐县令唐子昌上门的时候,姚惟德和姚惟善一商量,一狠心,就把手中的良田纳入了朝廷的农庄法。

不准备跑路的大明缙绅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皇帝的性格来。

大明皇帝第一次和你谈的时候,那是条件最丰厚的一次。

若是不配合,那第二次再商量的时候,条件就会变得极为苛刻。

第三次?

没有第三次。

桐庐姚氏这一万七千顷田,每岁除给佃户外可得粮约一百万石,江南米贱,一石三钱银,不过三十万银币。

朱祁玉给了姚氏每年二十张勘合船证,这二十张勘合船证,可以让二十条千料三桅大船出海,即便是姚氏在松江府售卖船证,也回本了,还有的赚。

若是姚氏肯出海去,那赚多赚少,就看姚氏的命了。

姚惟德和姚惟善收到勘合船证的时候,人都有些蒙了,似乎、好像、也许陛下和传闻之中的形象不太一样?

他们还以为陛下要明抢呢。

姚龙作为江西左布政,桐庐姚氏作为闻名遐迩的投献皇帝的缙绅,姚龙犯得着侵占青山镇那三十三顷田吗?

“这个姚龙,怕不是在自己告自己啊。”朱祁玉敲着桌子说道:“这青山镇二十三户百姓的路引都是他亲自办的啊。”

“有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