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军。他调集兵马是为了防止城中变乱,只有秦王来了,他才奉诏。”
一个契丹宗室马上叫道:“不可能,天锡皇帝怎么会让他一个汉人统率所有兵马。”
萧干也点头道:“今年大梁不断往河北调兵,一定是想趁机夺取南京道,难保汉人不生异心,所以我才要进宫拜见萧太后,兵权一定不能让汉人掌握。”
耶律大石也点头道:“南京道的文官本就都是汉人,要是再让他们掌握了兵权,我大辽的天下也就变了。”
两人达成共识,便快马加鞭往宫中而来。
萧太后还在悲伤丈夫的离去,听得萧干和耶律大石联袂而来,忙让人请他们进来。
二人说明来意,萧太后想了想,点头道:“天锡皇帝确实曾有此密札。”
萧干其实也并不怀疑李处温伪造密札,天锡皇帝病倒后,萧氏就一直在身边照顾,李处温不可能瞒过所有人获得密札。虽然知道李处温密札是真的,但萧干还是不愿让一个汉人骑在头上。
“李处温从没带过兵,又是一个汉人,让他做番汉马步军都元帅,只恐下面部族将士们不肯,闹出乱子来。”
自从南京道契丹精兵北上被金兵打残,萧干麾下的奚部一家独大后,萧干跋扈的姓子就暴露了。也不解释,直接便用兵威胁。
萧氏看萧干这般说话,面色也沉下来。
若不是他和李处温咄咄逼人,她的丈夫耶律淳也不会死。现在耶律淳尸骨未寒,他就又来逼宫,当真是欺人太甚。
耶律大石怕两人闹僵,连忙道:“大梁一统中原,又往河北调了许多精兵,难保不会对我们用兵。若是让汉人统率所有兵马,大梁兵马一旦压境,如何能指望他们拼死抵抗。因此还请太后收回成命。”
萧氏虽然是奚人,但也是辽国太后,如果萧氏和萧干闹僵,耶律大石等宗室也只能站在萧太后一边。到时就是契丹人和奚人的对立,大辽已经是曰薄西山,如果皇族和后族再对立,那大辽便再无翻身之曰了,这是耶律大石不愿看到的。
萧氏也冷静下来,她恨不得把这些逼死她丈夫的人都杀死,但是她也知道不可能实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其中一部分人的力量,先铲除一些人。她最恨的无疑是李处温和萧干,萧干手握重兵,她无法下手,只能打李处温的主意。现在萧干和耶律大石又对李处温不满,她正好借力打力,先铲除一人。
“天锡皇帝下了诏书,我怎么能收回”
耶律大石道:“太后执掌军国大事,自然可以重新任命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