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60章 新能源汽车还要等一等(4 / 10)

的格局,当然不可能只是盯着网约车的那点抽成,一旦自家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司机好吧,直接用技术实现以免抽成模式,便可迅速占领网约车市场,然后靠其他增值服务赚钱。

前世的事情他方杰管不着,但今世,免费模式肯定是要搞起来的,相关商业计划早在沸腾出行成立之前,他就已经制定好了。

当下沸腾出行在国内出行市场的占有率还不到40%,剩下60%多市场份额,被国内各大车企自己搞的出行平台给占据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沸腾出行的扩张,完全受制于沸腾汽车的产量。

沸腾汽车一年才100万的产量,其中80万给沸腾出行,5年多下来也就放出了不到500万辆网约车,而2010年全国网约车数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模式不同。

沸腾出行是合同制,司机每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上线8小时,而其他出行公司和前世一样,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搞纯合作制,网约车司机什么时候出车都可以,时间更加自由,所以旗下注册的司机更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私家车主。

当然,这也造成了出行行业里乱象丛生,私家车主的服务态度一言难尽就不多说了,关键是什么时候出车全凭心意,使得平台运力无法保证,有些司机跑网约车的目的还很不单纯,各种幺蛾子事件层出不穷。

因此对乘客们来说,首选出行平台当然是沸腾出行,尤其是高峰期的时候,沸腾出行平台更容易叫到车,夜间乘车也更加安全。

唯一的问题就是沸腾出行的运营车辆有限,目前只在全国一二线城市运营,其他城市的出行市场全都白白送给了其他出行平台。

方杰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扩大沸腾汽车的产能,然后迅速垄断全国出行市场,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暂时等一等。

一方面主要是不愿过于刺激国内诸多传统造车企业和资本,免得像前世某出行平台一样,被人带节奏围而攻之,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其他那些出行平台给大家树立一个反面教材,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反面教材,沸腾出行才能鹤立鸡群,凸显出其专业的、安全周到的出行服务,否则哪怕沸腾出行做的再好,也总会有人跳出来鸡蛋里挑骨头。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等待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等待沸腾能源的供电成本下降并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充电站网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