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点是看望人次。
第四个病人,不同点是李辉有时候摘下过口罩和看望人次。
第五个……
最后,大家都受不了了。
张领华道:“停一下!”
“看过李辉老师的人次,到底有哪些人?哪些次?”
护士马上道:“其他人的看望人数,仅限于夫妻一人。而李辉老师比较特殊,出了李辉老师的爱人之外,还有他的学生也来看过他,”
“他的学生就是陆成老师。”
“不过陆成老师只是在半个月前和昨天,看过他两次而已。”
护理记录必须详细记录,特别是重症病人,这样以便于病情一旦加重,可以往是否存在交叉感染方面去思考。如果没有这个记录的话,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才会往这个方向考虑。
“昨天,陆成来过病房吗?”张领华神色一顿问。
“是!”护士点了点头。
这么一提,关键点大家都找到了。
陆成来过!
但是陆成来不来,不能够成为医学上的变异点和区别之处。
肯定是陆成带来什么东西,让李辉康复了。
不用想,可能李辉成了陆成刚刚研发出来的药物的第一个临床试验!
这个会,没办法开了。
第一,张领华他们没办法搞到那个药物,因为那个药物还没有通过动物实验,没有进行第一批临床试验,绝对不会推广。
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陆成能搞出来,他有这个特权,但是特权只可能是少数人拥有。
而且李辉敢接受陆成,成为他的第一个临床实验人物,那是私交的信任,与这个药安全与否,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第二。
这个药物的副作用不明,李辉也是在冒险,那是他心甘情愿。
别的病人不一定心甘情愿,而且也没有人敢把没有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的药物给推广出来!
不过张玲领华还是不甘心:“他有没有给李辉老师带来什么东西?”
“比如吃的,喝的?”
“有,一瓶农夫山泉的茶。”
“淡黄色,无味。五块钱一瓶的。”
重症病房里的病人,对每天的进食量,进食种类都会记录,包括饮食。
特别是在现在这样关键的时候,每一种数据都可能成为变量。
从变量中找不同,是研究中的关键!
绝对是这样了。
张领华捂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