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 边关狂想(1 / 2)

王阳明传 肖雨平 1777 字 1天前

一、舆图盗火

弘治六年(1493年)冬,北京王宅的书房内,炭盆爆出几点火星。十五岁的王守仁将《九边图说》摊在案头,指尖顺着居庸关蜿蜒的城墙摩挲,突然抓起裁纸刀“哧啦”划开裱糊的桑皮纸——夹层里竟露出一幅手绘的漠北部落分布图,羊皮纸边缘还粘着干涸的血渍。

“少爷不可!”老仆王福撞开门时,正见少年将地图凑近烛火,鞑靼语标注的牧场水源在焦烟中蜷曲成灰,“这是老爷托兵部同僚誊抄的秘档,若让人知道……”

守仁忽然吹灭蜡烛。月光透过冰裂纹窗棂,在地图上切割出细碎的银斑,恰似散落的箭镞。他抓起案头未署名的奏折抄本,那是三日前父亲代内阁草拟的《请增宣府戍卫疏》,朱批赫然写着“糜费过甚,暂缓”。

“备马。”少年扯下狐裘大氅,眼底映着地图上燃烧的居庸关,“我要去验验这些墨渍能否化作血痂。”

二、雪夜叩关

居庸关北口,戍卒赵大牙往冻僵的手心呵了口白气,忽然听见关墙下传来细碎响动。他探身欲看时,一袋烈酒凌空抛来,酒囊上绣着精致的云雁纹——这是五军都督府特供的标记。

“劳驾开个门缝。”披着破旧驿卒服的少年仰起脸,睫毛上凝着冰晶。

赵大牙掂了掂酒囊,嗤笑道:“小崽子,私出边关可是死罪。”

“若加上这个呢?”守仁解下腰间玉牌,月光照亮“余姚王”三个篆字。

老戍卒突然僵住。三日前,确有个浙江口音的京官来巡查关防,据说还是今科状元的本家……

子时的梆子声响起时,千斤闸升起半尺。少年贴地滚出关门的刹那,赵大牙瞥见他怀中露出一角羊皮地图,那上面的墨迹竟与昨夜烽燧狼烟指向同一处河谷。

三、白灾之宴

七日后,察哈尔部的牛皮大帐内,牛油火把将王守仁的影子投在绘满萨满神像的帐壁上。他咽下腥膻的羊血肠,突然用蒙语开口:“三日前的暴风雪,冻死了贵部三成牲畜吧?”

正撕扯羊腿的***首领猛然抬头,刀尖抵住少年咽喉:“明军细作?”

“是能解白灾之困的人。”守仁从怀中掏出浸透马汗的地图,指点着朱笔圈注的水源地,“此处有汉代废弃的坎儿井,若掘开冰层……”

帐外忽然传来马匹惊嘶。一名浑身结冰的探子滚进来哭喊:“兀良哈人抢了我们的盐队!”***暴怒掀桌时,少年却按住他执刀的手:“给我五十骑,天亮前带回二十车青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